核心提示:綠領巾、紅校服、三色作業本、讓差生去醫院測智商……一系列“有色”的校園亂象讓教育冷暴力成為當下社會各界的熱議對象。人們關注差生在學校遭受的區別對待,更為這些孩子所受的傷害而深感痛憂。
西安一所學校讓成績不好的學生戴綠領巾;山東棗莊一所學校根據學生成績好壞,為部分學生分發紅黃綠三色作業本;包頭一所學校實行差異化校服,紅校服只有優秀生穿,普通生穿藍色或白色校服;慈溪一所學校3個男孩因不守紀律被罰脫褲子在操場上跑步……
在體罰學生成為過街老鼠的今天,逐漸顯現的冷暴力,卻給孩子們帶來更隱蔽、更嚴重的傷害。
案例:教育有色化,傷害難消除
盡管已過去好幾個月,溫州市雙橋小學二年級學生黃晶(化名)走進校門時,仍會時不時下意識地看一下胸前:脖子上已沒有掛綠領巾了。
黃晶是二年級學生,由于沒有成為少先隊員,老師就發給她綠領巾,說等她符合少先隊員條件再換成紅領巾。
黃晶的媽媽說,女兒不喜歡戴綠領巾,整天悶悶不樂,老說戴綠領巾是當不上少先隊員的孩子才戴,但不戴的話又會被扣分,只好每天都戴。
黃晶很羨慕那些戴紅領巾的同學,每次一走出校門,就會馬上摘掉綠領巾,往書包里一塞。父母盡管知道孩子不愛戴綠領巾,但也沒什么辦法。
西安的綠領巾事件曝光后,雙橋小學的綠領巾也受到社會各界的質疑。雙橋小學辯稱,綠領巾是方便管理學生而設置,絕不存在給學生分好生和差生的意圖。
盡管如此,校方還是很快回收綠領巾。但是,這一做法給那些學生帶來的心理傷害,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消失。
黃晶所受的傷害,就是一種典型的教育冷暴力。教育冷暴力,是相對于體罰等暴力行為而言的一種精神懲罰,常見手段包括對學生態度冷淡、放任、嘲諷、區別對待等。
有調查表明,80%的受訪者認為當前教育中“冷暴力”現象普遍。72.4%的受訪者承認自己在上學期間遭受過老師的冷暴力。
最常見的3種教育冷暴力類型:70.4%為嘲諷挖苦型,69.7%為漠不關心型,66.1%為訓斥型。
追問:暴力隱性化,根源在應試
網上有個流傳很廣的帖子,發帖人是“樹枝上的月亮”,寫的是孩子遭遇教育冷暴力后的受傷與無助:
“我還很清楚地記得那是兩年前的一天,我們班要上公開課,在上課之前,我們班的很多同學都被警告:‘上課的時候要表現精彩’,可是我真不爭氣,我那節課讓老師失望了,是很讓老師失望的那一種,我的心里一直很內疚,因為我一直都是一個好學生。可是,從那節課之后老師對我的態度完全變了,變得對我冷漠了,我分明能感覺到每次給老師打招呼時他那種不屑一顧的表情,我當時的心情真的很難受,說實話,我每次眼里總含著淚水。”
從直接的打罵、責罰,發展到今天的冷暴力,看起來懲罰方式不那么明顯了,實際上傷害卻升級了,因為它傷害的是幼小心靈。
“冷暴力是老師給學生做出了一個最為糟糕的德育示范,”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傳寶說,“反映出老師自身德育素養的缺失以及教師德育專業化培養的缺失。”
慈溪市坎墩街道太陽希望小學的那位女老師至今仍在后悔,她就是“脫褲跑”事件的主角。那3個小男生是一年級學生,當時臨近街道組織的拼音統考,他們在課堂上特別吵,還在抽屜里折飛機,她一急之下,竟罰他們到操場脫了半條褲子跑步。
后來,校長胡孟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位老師曾幾次向他提出辭職。她是個代課老師,工資很低,還不到在編老師的一半,但對學生非常負責,經常免費輔導學生到很晚。“我們是一所希望小學,就讀的孩子基本上是外地學生,這位老師為了讓流動人口子女上好學,也花了不少心思,希望社會各界再給她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