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地區沒有在中國的外交戰略中沒有得到凸顯的另一個原因可能在于,目前中國學者的研究還不夠廣泛,無法制訂出一個全面的戰略以供政策決定者參考。中國學者在現階段的北極研究中還是專注在自然和科考方面。
盡管隨著北極海冰的融化,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北極開發在政治和經濟上的意義。但是要想他們的研究結果對政策制定者產生影響,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到目前為止,中國官方沒有公布任何明確的北極戰略。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楊惠根表示:“國內的學者在研究方面還需要繼續放開視野。”
另外一個使環北極國家放松警惕的原因在于,相比北極而言,中國對南極的興趣更加濃厚。從經濟角度而言,北極比南極的規劃要嚴格許多——80%的北極資源開發都已經劃歸在環北極國家的全權管理之下。
即使在科考方面,南極也比北極要更優先。中國政府近日公開表示,在現存的三個科考站之外,還要在南極地區新增兩個科考站。
在“雪龍號”之后,中國正在考慮建造另一艘破冰科考船。據中國政府部門的相關人士透露,新的科考船將采用國外的設計,在中國制造,預計在2014年投入使用。在技術建造的細節上,新的破冰船也將對南極的自然條件優先考慮。
“對于這艘新船,我們之間有句話說得好:在北極我們能走到哪就走到哪,在南極我們想走到哪就走到哪,”該消息人士表示。
覺醒中的巨龍或許讓人難以放松,然而對于北極國家而言,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感受得到它那灼熱的吐息。
(來源:中國日報 周思諭 編輯:吳允和 Mark Hughes 王琦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