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船中依然可以看到鯨魚的骨骸。
北極鯨魚墳場。
陳婷在北極。(本人提供)
文字摘選
十七八世紀的貝爾松(Bellsund)是鯨魚的地獄,它們被獵人引誘到海灣,豬人發射捕鯨叉擊中后,等著鯨魚力竭氣盡然后拖上海灘攫取鯨油和魚皮,一時間被宰殺的鯨魚無數,血流成河,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腥臭,盡管斯瓦爾巴德的捕鯨年代已成為過去,但成堆的鯨魚枯骨卻依然讓人不寒而栗。陳婷
她是70后,曾是外企金領,如今是職業旅行者。短短幾年行走50多國,從格子間走到廣闊自然界。每次出行,她都背負著幾十斤重的攝影器材,不惜等待那最美麗瞬間的到來。她就是陳婷。不久前,她將自己在北極見證的恐怖的鯨魚墳場實景發布在網上,引起網友關注。
鯨魚墳場令人震驚
記者:很多網友看了你發的鯨魚墳場的圖片,感覺很震撼。能否從你這次的北極之旅開始講起?
陳婷:我的旅行,其實戶外探險類的并不多,我給自己的定位是人文探險,很少會去荒涼的大自然。今年上半年一個朋友偶然提起,后來我在網站也看到了有關北極的資料,那里夏季有很多動物,而且也沒想到那里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北極之旅,我們是坐游輪去的,比起百年前探險家們的條件好太多了。
記者:到了北極之后,有什么樣的感受?
陳婷:一到那里,第一眼看到極地風光,我就知道這里不同于其他任何一處景色。我有種感動,覺得人類很渺小,整個人就像被包裹在大自然中一樣。
記者:貝爾松鯨魚墳場就在這次旅途中?
陳婷:從挪威展開的極地之旅主要以北冰洋的一部分——巴倫支海為主。其中最大的當屬斯皮茨卑爾根島,斯瓦爾巴德的首府朗伊爾賓就在這里,被稱為北極探險的大本營。斯瓦爾巴德群島上,人類活動已經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荷蘭、英國、挪威的航海家也早在幾百年前就造訪過巴倫支海。旅行的重頭戲就是登陸,上下午各一次。繞著海岸,途中有各種峽灣。貝爾松就是其中一處。
記者:在那里,你登陸看到了鯨魚墳場?
陳婷:斯瓦爾巴德的每一個峽灣都深藏著一段驚心動魄的探險故事。只要是適合避風的峽灣,在捕鯨年代,都會停著來自四五個國家的上百艘船。貝爾松就是白鯨的捕鯨站。
賣鯨須足夠兩年航行費用
記者:第一次登陸貝爾松,看到鯨魚墳場時,心里是什么感覺?
陳婷:震撼。在貝爾松南部,一上岸便看到大量鯨骨如小山般堆積在那里,據說這些都是截至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捕捉的白鯨骨骸,多達550頭。動物尸骨在野外會受到腐蝕,但是一百多年后,鯨魚的尸骨還像一座小山一樣堆在那里,很壯觀。當時心里覺得,人類是很瘋狂的動物,整個地方就像是屠宰場一樣。若干年后,我們作為游客,哪怕在海上看到一頭鯨魚,都會擠在窗口看,但是在以前,人類卻屠宰它們。
記者:當時,捕鯨很盛行?
陳婷:捕鯨有很高額的利潤,捕鯨者對白鯨進行了瘋狂的捕殺,致使白鯨數量銳減。由于只需要攫取鯨油——介于鯨魚表皮與肌肉層之間的一層油脂,熬成油后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生活中的日用品。因不要肉(當時的人還不知道鯨肉的價值),因此大量的鯨魚暴尸海灘,空氣中彌漫著腐爛的腥臭,綿延數公里。除了鯨油、鯨脂,鯨須也是一寶,韌性和彈性都很好,在各種合成材料問世前,常被用作歐洲貴婦的束腰、傘撐、領撐等。只要捕到一頭鯨,光鯨須帶來的收入就足夠一條船兩年的航行所需。現代社會就是建立在那樣一個野蠻瘋狂的過程中。
第一批造訪北極的捕鯨人曾夸耀說,那里的鯨魚多到可以踩著鯨背上岸,這個消息引發了全球性的捕鯨熱潮。各國捕鯨船接踵而至。捕鯨人帶著各種工具,常見的武器是標槍,其末端綁著一大捆繩子。中標后的鯨魚下潛時繩子會不斷伸展開,使鯨魚無法逃脫。一般標槍是用軟鐵做的,如果被鯨魚弄彎了還可以扳直。當受傷的鯨魚精疲力竭,最后浮上來換氣時,就改用長矛近距離將它刺死。
記者:聽起來覺得很殘忍。
陳婷:后來,傳統的捕鯨工具得到不斷改進。鯨類悲劇的高潮也終于開始。比如北極露脊鯨曾是北半球海域分布較廣的鯨類。1611年前,格陵蘭島以東、斯匹茨卑爾根群島以西遼闊的海洋中還生活著5萬頭以上的北極露脊鯨,到了1911年,這里的露脊鯨幾乎被屠戮殆盡。1848年,人類在白令海峽水域發現大量北極露脊鯨,又是一頓長達50年的“盛宴”,其結果是到了1899年,這里60%的北極露脊鯨消失了。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記錄了曾經的存在與永遠的消失。
現在,捕鯨年代已經過去。后來,新的復合材料發明出來,人們不再需要鯨須、鯨油。其實,捕鯨本身也是很有風險的事情,我們在島上也能看到,捕鯨人的生活條件很艱苦。捕鯨消失,似乎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們不是在消費北極
記者:若干年后,作為游客,人類再次踏足那片土地,又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了。
陳婷:我坐的是挪威海達路德船運公司的游輪。一百年前,挪威人就進入了這片海域。旅行途中,海達路德對游客管理得很嚴格。所有無人島都不能過夜,每次登陸之前都會舉行講座,告訴我們這里有哪些野生動植物等注意事項,還要特別提醒不能拿島上的石頭什么的當紀念品。我們不是在消費北極,而是在保護脆弱的生態。現在為什么要花錢去做環保,實際上是在把以前從自然界搶來的東西還回去。但是還回去,要難得多,代價也要大得多。
記者:在你以前的旅行中,是否也會遇到這樣讓人強烈意識到生態環保重要性的事?
陳婷:我的定位是人文旅行,各地的景色、文化都不同,但都會遇到類似的沖突。我在荷蘭待過很久,這是個很典型的國家。圍海造田,很難想象以前都是鹽堿地,要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才能改善土壤。現在海邊種滿了鮮花。有一次我搭車,車主是一對老夫婦,說起過去的事他們都顯得很輕松。
記者:看到鯨魚墳場時,會不會很悲憤?
陳婷:畢竟,我看到的是一段歷史,如果看到現代的日本捕鯨船,可能會很氣憤。但這種對于自然的態度,這種環保意識是一直都有的。
不是人人都適合做旅行作家
記者:你有想過自己會做職業旅行家嗎?
陳婷:我也沒想過要當職業旅行作家。很多人羨慕,但其實也不是人人都適合。旅行途中,個人身體、心理素質都要過硬。我的專業是西班牙語,英語也很好,這給我在國外旅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我沒有刻意給自己貼標簽,一直堅持的是比較自然的生活狀態。旅行,對我來說,是學習的過程,是在汲取營養。人未必要把自己定義為傳統職業或者非傳統職業,適合自己就好。
記者:你看起來挺清秀,旅行途中的艱苦能承受嗎?
陳婷:我的轉變其實很大。你看我現在,很難想象我過去是什么樣子。以前在工作中我很喜歡安靜,現在要背著沉重的攝影箱,干男人干的活兒。在外企時,一年四季都穿裙子,第一次旅行我的旅行箱里滿滿的都是衣服,現在我在外面就穿沖鋒衣。我的總結是,粗糙的外表,充實了心靈。這種內心的充實和豐富是一生的財富。唯一的遺憾是皮膚不像以前那么好,有時還會受傷。我沒有把這份職業當成一種追名逐利的方式。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擁有選擇的權利,我很享受現在的生活。
記者:下一步計劃怎樣?
陳婷:下個月要去南極,還要去北極拍攝極光。明年計劃有環冰島自駕,去以色列、南部非洲塞舌爾、挪威等。文/圖記者李穎(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