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被問及對于中國申請北極理事會永久觀察員席位如何感想時,瑞典北極大使以及北極理事會輪值主席(Chairman of the Arctic Council Senior Arctic Officials)Gustaf Lind表示無可奉告。當被問及非北極國家的利益在理事會內如何進行考量時,Lind再次推辭,表示不便評論。
Lind的緘默可以理解:任何和中國沾邊的事情都不是可以隨便評論的——尤其在兩天后理事會就應該會對中國的申請作出最后的決定。但盡管如此,中國政府的有關人士還是對此表示有所擔憂。
“我對于今年的申請結果不樂觀,”該人士說,“我不覺得中國在北極還有機會。”
早在2006年,中國就第一次遞交了永遠觀察國的申請。但理事會在后來的會議中并沒有對此表態。在今年5月15日的會議中,理事會將對中國的再次嘗試做出最終意見。
隨著北極冰塊的融化,中國和很多國家一樣,都對北極地區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由于近年來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中國的一舉一動都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2010年3月,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Linda Jakobson發表了一篇提名為《中國為無冰的北極做準備》(China Prepares for an Ice-free Arctic)的研究論文,將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推到了一個高點。在這篇文章中,Jakobson闡述了中國政府對于北極地區開發的立場,同時預估了這對于中國外交政策的影響。
中國政府在關注之下,似乎開始在意北極問題的敏感性。盡管很多學者仍在鼓吹政府應該“抓住北極的機會”,中國政府的官員卻采取了低調的態度。目前為止,中國政府沒有公布任何官方的北極發展戰略。
中國的沉默卻沒有停止西方評論家們的批評。但對于目前不斷試圖凝聚自身國際影響力的北極理事會,對于中國的申請,不論如何表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隨著北極冰塊的融化,將會有更多的貨物通過北極航道運送于歐亞大陸之間。北極航道能夠將主要的歐洲港口和亞洲港口之間的航行時間縮短將近三分之一。
因此,中國和日本在北極問題上注定會越來越活躍,兩國都在申請永久觀察員的席位。而同時拒絕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的參與,只會大大削弱北極理事會的國際影響力。
但是北極國家的擔心似乎也不是沒有原因。劇英國Economist雜志的報道,中國在格林蘭島的投資或許會將丹麥置于一個尷尬的境地:要么選擇停止格林蘭島利潤豐厚的礦業發展,要么就要使自己的勞工法受到沖擊。
到目前為止,中國在北極問題上僅僅是一個局外人,而盡管中國刻意保持著低姿態,這樣旁觀者的地位在短期內可能都不會變化。與此同時——對于Lind而言不幸的是——理事會可能會需要他在面對越來越的問題時,繼續保持緘默。
(來源:中國日報 周思諭 編輯:吳允和Mark Hughes 王琦琛)
>>延伸閱讀:
北極早已不是不可侵犯之地。早在1920年,人們就已經開始在加拿大的馬更些河谷(Mackenzie River)開發近海油井。至此之后,北極地區陸陸續續地開發出400多個石油和天然氣田。然而由于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高昂的開發成本,航運、石油和天然氣等行業開發北極的步伐一直十分緩慢。
隨著北極海冰的融化,中國的航運、造船和石油天然氣公司將面臨更多的機遇,挪威船級社石油和天然氣總裁Remi Eriksen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