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結束迄今已兩年,大批世博人都離開了曾經的崗位,開始從事各種不同的工作,但只要說起世博,每個人的眼睛,瞬間變得那么明亮——
這一被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贊為“世博會歷史上里程碑”的盛會,創下了多項世界之最:參展規模最大,共有190個國家、56個國際組織參展;參觀人數最多,超過7308萬人次;首次創設城市最佳實踐區,同步推出網上世博會等。
“世博人在世博期間,是奉獻每一天,拼搏每一天,同時也是享受每一天。”上海市人民政府秘書長、原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局長洪浩說。
“世博會讓我們回到了激情燃燒的歲月。那是無數的不眠之夜,無數的努力和付出。”兩年后,重溫上海世博會,上海世博發展集團總裁、原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副局長丁浩感慨。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會在浦江兩岸5.28平方公里土地上,寫下了人類文明史上難忘的記憶。
調研15萬人次,掐秒算出“世博廁所”布局;為給中國館披上純正“中國紅”,從84種紅色中選出64種紅色做樣板
談話從一個令人訝異的小細節開始。“不如就談談世博的廁所吧。”洪浩這樣開始了他的講述。
無獨有偶,至今仍堅守在世博崗位上的丁浩,首先談的也是這個細節。
“世博目標客流是7000萬人次。按184天來算,平均每天38萬人次,而極端高峰在園客流達85萬。”丁浩回憶,“這么多人,廁所問題必須解決。”此前,上海派了不少專業團隊,赴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參觀學習,發現無論是哪屆世博會,“如廁難”都是一大管理難題——愛知世博會上女廁所等待時間最長的足有兩小時。
該怎么科學設置世博園區內的公共設施?光是一個廁所,上海世博局就組織工作人員,分赴上海中心城區各個公共廁所,如人民廣場、上海火車站等地,守在門外,掐著秒表,計算如廁時間,累計調研15萬人次,采集了3萬多個數據。預設間隔、留出余量、打上高峰系數,周全考慮種種情況——上海世博園內最終安放12600多個廁位,男女廁位比為1∶2.5,成功破解了游客如廁難的問題,即便是園區迎來高峰客流時,也未出現長時間排隊的場面。
上海世博會運營期間,丁浩分管的工作就包括廁所。這位曾經的盧浦大橋建設指揮者、上海建交委副主任,天天盯著廁所管理報表,龍頭壞了立刻修,漏水堵塞當天解決,確保廁所使用率滿負荷。“參觀者可能沒注意到,世博會的廁所除了勤保潔,還采用了負壓的技術,50厘米高處有強排風裝置,所以廁所基本沒什么味道。”丁浩介紹。
上海世博會崇尚科學、從實際出發、以人為本的精神,令國際社會嘆服。2012年韓國麗水世博會,在廁所設置上就借鑒了上海世博會經驗。
這樣實事求是、科學辦博的案例,在上海世博會上不勝枚舉。為了給中國館披上純正的“中國紅”,組織者先從84種紅色中選出64種紅色做樣板,最終再篩選出其中的7種“上色”;為了方便游客,保持園區整潔,組織者在重點場館排隊區的隔離欄掛上垃圾袋,袋子顏色也精挑細選,把黑色改為綠色、白色,和周圍設施融為一體,變成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試運行曾經“狼狽不堪”,“辦一天世博,就要改進一天工作”,最終經受住最高峰一日百萬客流的考驗
上海市的領導曾用“狼狽不堪”來形容上海世博會的試運行。
當時共組織過6場試運行,但2010年4月20日的首場試運行并不成功,甚至被外界形容為設施不完善、管理不精細、服務不到位。針對試運行暴露出的種種問題,市委、市政府領導都親自關心過問,并明確提出辦博最重要的作風是實事求是,正視問題,不埋怨、不急躁、不掩飾,一件事一件事解決。也因此,上海世博會提出了“辦一天世博,就要改進一天工作”的口號。
“不緊張是不現實的。那天確實給我們震動很大,但問題來了,就必須正視并積極解決,絕不能做鴕鳥。”洪浩回憶起試運行時的情形,“為什么短短十天運營就逐步正常?因為我們聞過則喜,見過即改。”
找問題、找差距,逐步成為世博運營管理的文化。這種可貴的文化,令世博服務天天進步。光是應對高溫,世博組織者就先后想出了搭建遮陽棚、加裝冷氣扇、實施噴霧降溫、排隊現場放冰塊等各種辦法,提升服務游客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