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回應氣候變化四大焦點:氣候變暖是"編造"的嗎
人為溫室氣體濃度增加是導致全球平均溫度升高主因
記者: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認為,人類活動很可能是20世紀后半葉以來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但也有觀點認為,人類活動并沒有太陽活動等自然因素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大。
羅勇:最新的觀測數據和計算機氣候模式模擬結果,支持了“觀測到的20世紀中葉以來大部分的全球平均溫度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人為溫室氣體濃度增加所導致的”這一評估結論。
首先是工業革命以來,大氣溫室氣體濃度與地表平均溫度均表現為上升趨勢,且二者的上升幅度都表現為人類排放源較多較強的北半球大于南半球。二是溫室效應的基本物理定律能夠很好地解釋“地球表面和低層大氣增暖”以及“高層大氣變冷”的現象。三是只有考慮人類活動的作用,特別是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的大幅增加,才能通過模擬而再現出近百年全球氣候的變暖趨勢。四是在地表—大氣—海洋溫度、水循環、冰凍圈以及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等方面的變化中,越來越多地分辨出人類活動的影響。
任何目前已知的自然因素都無法解釋當今全球變暖的基本特征和規律。無論是采用嚴格的統計分析,還是利用氣候模式模擬作為分析手段,近百年全球增暖趨勢都不可能歸因于已知的其他任何一種自然因子的作用,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氣候增暖。近30年對太陽輻射的衛星觀測表明,太陽活動沒有發生明顯的趨勢性變化,而且太陽活動的自然變化對全球變暖的貢獻還不到溫室氣體作用的1/10。強烈的火山爆發雖然會對地球大氣起到降溫作用,但這種事件出現頻率低、影響時間短。
氣候模式預估:本世紀末之前全球和中國的氣候將繼續變暖
記者:計算機氣候模式可信嗎?比如有人對氣候模式有一些質疑,認為把一些參數調一調,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論。
羅勇: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氣候模式是描述地球系統的物理定律和數學方程組,并利用高性能計算機進行求解,是從天氣預報模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天氣預報模式已有60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天氣預報的主要預報工具。近幾年來,世界不同的氣候模式小組研發出了具有更高分辨率以及對物理過程有更好表述的氣候模式,在氣候變化的原因辨識和未來預估方面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而且事實上也是目前唯一的能夠做定量、客觀研究的一種手段。
氣候模式已經被證明具有模擬和復制現代氣候的能力,對古氣候也有明顯的模擬能力。20年以前氣候變化的預估結論,和這20年的觀測基本上吻合。所以,基于這樣一些理由,我們應該相信氣候模式雖然有很多不確定性,但是它依然是預測未來氣候變化的主要工具,是值得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