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凱教授認為改革的阻力并不僅僅來自于被改革者,還會源于改革者自身的準備不足,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改革缺乏一個整體框架。汪教授認為,之前養老保險改革五省試點之所以未推行下去,原因就在于缺乏整體構架、標準與方案,而此次績效工資改革面臨的局面同樣復雜,在缺乏整體性綱領指導的情況下,依然會舉步維艱。汪教授坦言:“一個部委在面對一個全國性政策的時候,如果缺乏頂層設計,缺乏整體思考,倉促上陣,只能給這些改革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其二,改革方案缺乏廣泛的社會論證。汪教授認為這次改革涉及的面相當廣,利益關系錯綜復雜,出臺之前應該經過更嚴格的論證,要慎之又慎。如之前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調整就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些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必須要在社會廣泛征求意見,最后才能做出決策。但是這次績效工資改革制定方案的過程卻是秘密的,只有少數人參與,這往往會遭到更多的反對,最終導致改革的停滯甚至倒退。”
績效工資改革是整個事業單位改革的一環,只有在每一環相互配合的情況下,績效工資制度才能真正落實下去。這次即將出臺的《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與之前發布的《分類推進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實施指導意見》就是一種環環相扣的關系,將事業單位分好類,才能明確績效工資制度實施的對象。然而,事業單位改革是一個復雜的體系,涉及方方面面,還有很多環節需要處理,否則在缺跟進、缺標準的情況下,“績效”二字根本無從談起。
汪教授認為,績效工資制度實施之后,可能會造成工作人員“唯績效論”,而忽視工作的其他方面,因而后續的制度跟進至關重要。“比如如何建立嚴格的、規范的考核體系,標準指標體系如何確立,考核機制在控制成本的情況下如何日常化,我想這都是事業單位實行績效工資制度后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績效工資制度最初是西方的一種企業管理制度,員工的工資主要由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兩方面組成,為了激勵員工提高效率,一般績效工資所占比例較大,而事業單位的所承擔的工作都是公益性質的,所以崗位工資的比例相對較大,如這次改革所設置的崗位工資與績效工資之比分成了三檔,分別是7比3,6比4,5比5,公益性越高的單位崗位工資所占比例越高。
那么如何從“績效”的角度對員工的工作進行評估就成了這次改革成敗的關鍵。竹立家教授直言:“與企業相比,事業單位的績效評估要困難的多。企業的績效是通過生產線來體現的,而事業單位的績效則更多是通過工作流程來體現的,與生產線相比,工作流程的評估顯然要復雜得多。”
竹教授還補充道:“事業單位之間的工作性質千差萬別,評估的標準也千差萬別,現在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找到一個大的框架、大的模板來體現公平性、科學性。”但是過分追求公平,又會失去績效工資制度的激勵功能,如何把握平衡依然是相關部門需要研究的課題。
對于績效的評估汪玉凱教授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事業單位員工的績效評估系統還要把社會評價納入其中。“任何一個組織內部有一個考核標準,上級部門也應有一個考核,而像事業單位這些向社會大眾提供服務的組織,還應該有社會考核。這樣才能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考核體系。”汪教授還形象地舉了一個例子,他說:“一個學校在績效評估的時候還要考慮學生的評價、家長的評價、對學校社會認知度的貢獻、就業單位對學生的評價等等因素。如果一個學校自己說自己很好是不客觀的,還要看社會對你評價如何。”
來源:人民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