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局解讀日本福島核事故西太平洋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初步結果
放射性元素最高含量超我國海域300倍
西太平洋部分海域放射性元素超我國海域300倍,國家海洋局網站日前公布的西太平洋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初步結果引發各方關注。國家海洋局環保司8月12日在給科技日報記者采訪函作出的書面回復中表示,監測結果表明,受污公海海域遠超日方公布影響范圍,不排除核污染物進入到我國管轄海域的可能性。
“由于此次監測航次獲取樣品較多,實驗室分析檢測工作需一定時間,為了能及時向社會公眾公布監測結果,我局采用了分批檢測、分批公布的方式。”回復說,此次西太平洋海洋放射性監測的區域位于日本福島以東25.2萬平方公里的公海海域,此次公布的是部分站位的首批海水樣品檢測結果。
檢測結果顯示,樣品中全部檢出放射性核素銫-137、鍶-90以及正常情況下海水中無法檢出的銫-134。其中銫-137和鍶-90的最高含量分別超過我國海域本底范圍300倍和10倍,銫-137和銫-134最高含量均超過我國海水水質標準。
“監測結果表明,日本以東及東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已受到福島核泄漏事故的顯著影響。”回復表示,“可以肯定的是,監測區域的海洋生物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但監測區域不同范圍內受污染的程度不一樣,不同海洋生物對放射性核素的富集程度也不一樣。”回復說,由于銫-137和鍶-90半衰期都約為30年,影響較為持久,尤其是放射性物質經生物富集并經食物鏈傳遞、生物放大和累積,對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態系統乃至人類健康產生的長期影響將不容忽視。
自今年3月11日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以來,國家海洋局一直在組織開展應對事故放射性應急跟蹤監測工作。根據目前監測結果,福島核泄漏事故尚未對我國海域產生影響。但此次回復表示,根據以往研究,日本福島以東海域的海洋環流狀況比較復雜,主要的洋流有黑潮流系和親潮流系。黑潮延伸體的大幅度蛇形彎曲及其南北兩側的中尺度渦都是導致這個海域動力上比較活躍的原因,因此,福島核污染物入海后可能存在多種移動路徑,其主要移動路徑是先隨著近岸流沿日本東岸南下至東京以東附近海域與黑潮延伸體匯合向東流動,進入北太平洋。但是也有資料顯示,親潮水系的水體也可通過中尺度渦穿越黑潮延伸體向南運動。回復表示:“不能排除核污染物進入到我國管轄海域的可能性。”
從日本方面5月公布的資料來看,日本福島近岸300公里的海域受到放射性污染,但國家海洋局此次的監測結果表明日本福島以東800公里以內25.2萬平方公里的公海海域已受到顯著的放射性污染,遠遠大于日方公布的影響范圍。
回復說,從初步分析結果來看,此次西太平洋海洋放射性監測航次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時的。這不僅為我國了解和掌握日本福島以東海域海洋放射性污染情況提供寶貴資料,也將為分析評價福島核泄漏事故對我國管轄海域可能造成的影響提供重要數據支持,從而保護我國海洋環境安全和公眾健康。但要準確判斷和預測核污染物的輸運及其對海洋環境、海洋食品安全的影響程度,還需要進行長期跟蹤監測與評價。
回復稱,為進一步了解、掌握和評估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對西太平洋海域及我國管轄海域的影響,我國還需繼續在西太平洋海域及我國管轄海域開展放射性監測工作,并重點加強海洋生物放射性監測以及放射性污水漂移路徑預測工作。
此外,在首批海水樣品檢測結果后,后續的海水、海洋生物及海洋大氣氣溶膠樣品的檢測和數據分析處理工作目前尚在進行之中。環保司表示,關于海洋生物放射性監測結果,將根據樣品檢測分析進度,及時公布結果。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