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巖茶(大紅袍)的制作師傅們按傳統技藝對茶青進行手工搖青(11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來建強 攝
福建武夷巖茶的杰出代表大紅袍近期售價突然飆高,有的甚至攀上十萬元的天價。究竟是什么讓大紅袍價格如此瘋漲,價格泡沫仍在膨脹的大紅袍會不會成為重蹈普洱茶的悲劇,成為又一杯“苦茶”?
價格泡沫從何而來
大紅袍,屬烏龍茶系,有武夷巖茶之王的美譽,其主產區在福建省北部的少數幾個縣市,尤以武夷山市為正宗。近年來,涉及武夷巖茶的《喬家大院》和《印象·大紅袍》等影視文藝作品接連熱映,大紅袍的傳統制作技藝也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都使得大紅袍聲名鵲起。
“這兩年,做房地產的、做旅游的……只要是賺了點錢,都紛紛轉入做茶的行當。”武夷山茶葉同業公會會長劉國英說,盛名之下的大紅袍,在大量社會資本涌入的情況下,其產業化被急劇加熱,僅在武夷山市,在工商部門注冊的茶葉加工企業就從2006年的200多家迅速增至如今的1000多家。
茶葉加工企業的增多按理說會增加市場競爭,這應該有利于茶葉價格的穩定,大紅袍飆高的價格泡沫從何而來?
“這幾年,大紅袍的原料茶青沒有增加,而加工企業數量卻快速增長,原本價格比較穩定的茶青在各家爭相搶購中連年上漲,直接帶動了大紅袍價格的起跳。”武夷山市星村鎮茶農曹道告訴記者,今年武夷山的茶青普遍每公斤售價50元至80元,比去年翻了好幾番,一些好的茶青每公斤甚至賣到了三四百元。
“按5斤茶青烘焙1斤茶葉算,每斤茶葉原料成本價格接近1000元。加上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和日漸奢華的包裝成本,每斤茶葉出廠價一般要2000元。”曹道說,大紅袍還不出名時,幾角錢一斤的茶青也曾賣過,一斤手工制作講究的茶葉售價僅幾十元。
“圍繞著武夷山的邵武、建陽、光澤等周邊縣市,原是大紅袍茶青的重要補給地,但今年情況特殊,這些地方年初就遭遇冰雹和霜凍災害的嚴重影響,大多數茶園出現了50%到70%的大幅度減產。”邵武市農業局茶葉站負責人說,在大減產的背景下,盯上大紅袍“錢景”的社會游資開始瘋狂炒作,大紅袍售價被急速推高,在北京、廈門等少數城市,大紅袍已攀上十萬元的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