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駿繪
近幾年,我國農民工工資水平穩步提升,目前月平均工資已經達到1690元。圖為3月22日,浙江省寧波市一建筑工地展示的務工人員工資收入。張和平攝
漲工資,給誰漲,誰給漲,怎么漲(民生視線·從“十二五”規劃看民生)
剛剛發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獨立成章,這在五年計劃及規劃中尚屬首次,綱要同時提出了“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每年增長7%以上”的預期指標,增幅高于“十一五”規劃所確定的5%。
對普通勞動者而言,收入主要來自工資。近幾年勞動報酬占GDP比重連年下滑,“漲工資”呼聲漸強。漲工資,給誰漲、誰給漲、怎么漲?人們在關注。
①漲工資,給誰漲——
重點保障中低收入者,最低工資每年漲13%以上,5年后有望“倍增”
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國家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十二五”規劃綱要讓多數勞動者相信“未來幾年,工資肯定會增長”。
但工資究竟能漲多少、誰會從中真正受益,許多人心中沒底。
“就算一年漲10%,人家月薪2萬元的,一漲就多出2000元,我這月薪2000多元的,只是200多元,沒什么意義。”鄭桐在北京一家網站上班一年多,他知道只要努力工作肯定會加薪,但基數太低,恐怕還是當“蟻族”。
在出版社工作的溫女士直言對“平均漲幅”沒感覺。單位近幾年效益一般,“5年前我的月收入就有6000多元,現在還是這個數。我看統計局公布的數字,職工工資漲幅每年都在10%左右,看來是沒統計到我們吧!”
不論是國家的規劃目標,還是每年公布的統計數據,都采用“平均”的概念。在職工工資總體增長的情況下,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以及不同工薪勞動者之間,收入存在較大差距。一部分人群的高工資、快增長往往會拉高“平均數”,從而掩蓋另一部分職工工資增長緩慢、工資水平相對較低的情況。因此,未來幾年,哪部分群體的工資增長步伐會邁得更大,哪部分群體更應該漲工資,更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