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全會強調改革與開放互相促進,從根本上回答了國際上對中國發展道路的各種疑問。中國成立最高規格的中央全面改革領導小組,加強頂層設計,在國內將繼續全面深化改革,不存在改革“紅利”消退的問題。尤為重要的是,通過加強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導向的全面改革,可以解決當前阻礙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突出問題。如明確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擴大地方政府事權與財權的結合,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等等,都會更加有效地促進中國經濟內生發展,使社會消費能力增強,地方經濟發展更加穩健,民營經濟更具活力。中國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本身就是對全球經濟穩定發展的巨大貢獻。
其次,中國將更加深入參與國際經濟循環,進一步發揮對世界經濟的引領作用。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尤其是“入世”后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經濟總量已居于世界第二位,出口額預計今年將達到世界第一,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日增,已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當前,全球經濟進入金融危機后第五個年頭,美國在財政危機下自束手腳,歐盟在債務危機泥沼中剛剛恢復正增長,日本“安倍經濟學”后勁乏力,全球市場萎縮和資本外流,致使新興經濟體表現不佳,發展中國家資源出口下降,亟需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引領。在此國際背景下,中國三中全會強調對外開放永無止境,并將以開放促改革,給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產業和金融界吃了一顆定心丸。全會提出,中國將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要放寬投資準入,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中國擴大開放,必將不斷產生“溢出”效應。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10萬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這將為各貿易伙伴國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再次,中國推出升級版的改革開放,將促進世界貿易金融自由化發展。當前,美國主導的TPP、美歐跨大西洋TTIP、以及亞太國家的RCEP等自貿談判向縱深推進,各經濟板塊間的競爭與合作博弈加深,全球經濟面臨新一輪經貿規則大調整,其突出特點,就是競爭焦點從邊境外轉到邊境線里,各國國內經濟的發展活力、創新潛力、適應能力都將經受考驗。三中全會提出,為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的新優勢,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這是中國政府以二次“入世”的勇氣和力度,面對全新的國內外經濟發展趨勢作出的主動因應,必將對世界經濟版圖變化帶來廣泛深遠的影響。
最后,應該看到,雖然全會公報在一定程度上回應了外界的呼聲,但其所作的全方位部署,更是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的自然演進和主動調整,不會去取悅國際上的某些“期待”。中國政府將加強對國家經濟安全和金融自主權的保護,國企改革的方向將是增強控制力和穩定器作用,并逐步探索具中國自身特色的道路。全會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要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屆時,在新的國家治理機制下,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將與各種所有制內資企業保持平等地位,公平、穩定地運營,其合法權益將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所副研究員 苑春強 編輯: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