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賬:對利潤的追逐誕生了“天價”?
7月31日上午,就“天價大米”,商報記者在鄭州隨機采訪了幾位市民,他們表示出了很大的好奇,紛紛詢問“為什么這么貴”,然后他們表示“吃不起”。
說自己“吃不起”的消費者眾多,商報記者在互聯網上搜索發現,對“天價大米”表示不理解的無以計數,有些論壇的帖子甚至跟了數百個。也有帖子寫到“日本大米品質優良,賣這么貴很正常,為啥不買?”但更多網友則對“天價大米”進行了痛斥。圍繞吃不吃,相差懸殊的兩個陣營爭執火熱。
僅銷售首日,北京、上海兩地就各銷售出日本大米300袋和500袋,那么,是誰消費了“天價”大米?
據兩地媒體的跟進報道,大概框定的消費群體為已回國的日本留學生、日籍員工、日本飯店、想嘗鮮的國人等。
中糧集團對媒體的說法也是,日本進口大米將主要定位于中國國內以大米為主食的大型城市的高端消費者,零售價是在綜合了日本的成本價、運費、關稅及風險因素等基礎上制定的。
7月31日,商報記者兩次致電中糧集團獲悉,鑒于首日銷售情況很好,不會降價銷售,而接下來,中糧還有擴大銷售的打算,但主要針對沿海發達城市的富裕階層。
商報記者據此算了一筆賬:本次中國自日本共進口大米24噸,金額11萬美元,也就是每公斤大米為4.58美元,如果按當前匯率7.60元人民幣兌1美元計算,進口的成本為34.81元/公斤,但終端的銷售價格則近百,利潤不言自明。
揭秘:“天價”日本米曾被我省原陽淘汰
那么,日本大米在本國的銷售價格又是如何呢?
記者在檢索信息時意外看到一篇報道說:7月19日,素有“大嘴”之稱的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出席一次民眾集會時,對日本大米獲準向中國出口贊不絕口,他說,“60公斤一袋的普通大米在日本國內的售價是1.6萬日元(約合130美元),而在中國的售價是7.8萬日元(約合640美元)。1.6萬日元和7.8萬日元哪個更貴,我想連有阿爾茨海默氏癥(老年性癡呆)的人都知道。”
經朋友介紹,記者采訪了一位日本歸國華僑,他說,在日本東京,最貴的大米是每5公斤3680日元(約合人民幣240元),折合每公斤48元,也有的大米的價格是每5公斤1680日元左右,折合每公斤22元。
如此,兩相對比,在華銷售的日本大米的確可稱得上“天價”。
民眾不解,其實作為專業人士的河南省原陽縣農科所所長李興啟也頗是懷疑和不解。
7月31日下午,李興啟在電話中對商報記者說:“10年前,也就是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們農科所引種過日本大米,就是這次進入中國市場的‘越光’牌。”
李興啟說,“越光”米在日本被稱為品質最好的大米,屬一年一產。當時,農科所引種了10畝做試驗,“但到生長后期,‘越光’就會生病,表現是‘生紅銹’,每畝產量約為500公斤。第二年再種,仍是如此。”李興啟的總結是“有毛病”。
在原陽縣,當地的大米品種是“黃金晴”,原陽縣農科所的化驗結果顯示,“黃金晴”較之“越光”,不管是產量、管理容易度,還有品質,都有過之而無不及。隨之,原陽縣將“越光”淘汰,不再試驗,也沒有推廣種植,“黃金晴”則逐漸發展到了10萬畝的規模。
但現實讓李興啟格外郁悶,本次中國進口的“越光”,每公斤賣到了99元的“天價”,而曾經的優勝者“黃金晴”,目前的出口價格每公斤僅4元!在國內市場,“黃金晴”的平均價格僅每公斤3.5元,有的甚至每公斤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