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中文字幕一Av王,91亚洲精品无码,日韩人妻有码精品专区,911亚洲精选国产青草衣衣衣

中國日報網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中國日報 觀天下 知中國

文化改革迎民族復興(紅船觀瀾)

2012-10-17 08:44: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文化改革迎民族復興(紅船觀瀾)

(一)

10年,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長河里,不過是一瞬。但這一瞬中蘊含的精彩卻足以銘刻下中國文化新的坐標。10年里,我們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廣播電視網,出版了世界最多的書報雜志,主要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規模位居世界前列;10年里,我們完成了空前復雜的文化體制改革,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的觸角延伸到最基層的自然村,億萬群眾因此受益。

這10年是中國文化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好的10年,是文化基礎設施日益普及的10年,是城鄉文化差距不斷縮小的10年,是文化消費日益擴大的10年,是群眾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的10年,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10年。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脈。文化強,則民族強;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的力量體現在國家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層面。文化既是推動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文明進步的重要目標。只有把文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文化建設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協調發展。10年來,文化在國家發展建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從黨的十六大提出文化體制改革的任務,到十七大提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目標,再到十七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10年來,各項推動文化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頻密出臺,中共中央政治局三次以文化為主題進行集體學習,文化在國家發展建設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事實證明,我們黨不愧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不愧為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和巨大智力資源。

(二)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氣象。文化也不例外。“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能夠根據時代發展變化不斷調整,推陳出新,發展壯大,這是一種文化具有生機活力的重要標志。反之,保守僵化只會窒息文化的生存。當舊有的體制機制不適應時代發展和群眾要求,就要解放思想,進行改革。10年來,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了文化生產力。數千家報刊,570多家出版社,3000多家發行企業,2100多家文藝院團,上千家影視公司……通過文化體制改革從“吃皇糧”的事業單位轉變為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企業。市場主體的激增使文化產品的供給能力大增,文化市場空前活躍,群眾的文化選擇前所未有的多。全國人民同讀一本書、同唱一首歌、同看一臺戲的文化貧乏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目前我國年出書品種、總量穩居世界第一位;電影產量連年保持在500部以上,是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年產電視劇上萬集,是世界第一大電視劇生產國。即便在國際金融危機肆虐的時候,我國文化產業仍然逆勢上揚,表現出強勁的活力。改革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創新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既要保障群眾的經濟權益、政治權益,也要保障群眾的文化權益。這既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也是時代的呼喚。從長遠來看,只有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提高,才能使經濟社會發展更加協調、更有后勁。因此,保障群眾基本的讀書看報、欣賞影視的文化權益至關重要。10年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使文化惠民落到了實處。不論是發展經營性的文化產業,還是發展公益性的文化事業,根本目的都是為了保障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滿足其多樣化的文化需求,提高其科學文化素養。10年來,通過加大投入、改革機制,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農家書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程等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順利開展,基本覆蓋全國有條件的行政村,正在向自然村延伸。遍地開花的文化設施把科學文化送到了農民的家門口,極大縮小了城鄉間的文化差距。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免費開放降低了門檻,參觀人數屢創新高,公共文化設施的公益屬性日益彰顯。

(三)

文化建設的主體在民眾,只有調動起全社會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才能形成生動活潑的喜人景象,中國文化才能真正實現大發展大繁榮。10年來,全社會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空前高漲。10年來,政策的放開和扶持給了民營資本寶貴的發展機遇。目前,全國從事圖書、電影、電視劇、動漫、游戲制作的民營投資主體逐步增多。電影業80%的市場份額由民營主體占據,近幾年票房過億元的國產大片幾乎全部出自民營影視公司。在演藝領域,全國民間職業劇團已有2773個,個體演職人員共計2萬余人。在出版發行領域,民營及民營控股的出版物總發行企業有13家,全國連鎖企業8家,民營發行網點已達10萬多個。民間資本參與改制國有文藝院團,民間資本火熱投資大型文化項目,民營文化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倍受青睞。

從根本上講,一個國家的強大和繁榮,不在于高樓大廈林立,不在于街市車水馬龍,而在于人民的文明素質。通過文化建設提高國民基本素質、確立社會基本道德規范、增強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這是十六大以來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要經驗。10年來,文化建設的突飛猛進提升了全民族的文化素養和道德素質。我國的文化建設按照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堅持正確導向,弘揚社會正氣,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提升了全民族的道德素質,促進了社會風氣的改善。層出不窮的道德模范和“最美中國人”,無數感動中國人物的涌現,充分說明崇德向善、知禮守義的文明之風已經遍吹華夏。

(四)

10年探索,10年改革,10年發展,10年輝煌。10年,中國文化收獲的不僅僅是一連串耀眼的數字,更有文化理念的更新,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以體制改革為動力,以群眾受益為根本目的,以公益性的文化事業和經營性的文化產業為兩翼,以繁榮創作為抓手,充分運用政府投資和社會資本,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推動中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10年來的改革發展使黨進一步探索出中國特色的文化發展道路,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基本解決了如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建設文化強國的問題。這是我們黨自十六大以來在文化建設上的一個重大收獲。

在當今全球化方興未艾的時代里,文化先進意味著引領發展方向,文化強大意味著吸引力、感召力和影響力。誰搶占了文化高地,誰就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占得優勢。因此,時代要求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動中國從文化大國向文化強國轉變,以文化的復興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圖片說明:

圖①:首屆青年京劇演員北京擂臺邀請賽頒獎典禮現場。

羅曉光攝

圖②:銀川藝術劇院轉企改制后煥發勃勃生機,圖為公司的演員在進行基本功訓練。

王鵬攝

圖③:農家書屋工程用知識為留守兒童筑起精神家園,圖為山東省諸城市農家書屋中祖孫二人正在讀書。

資料圖片

圖④:正在“都市風采”京津滬渝聲樂組合大賽上激情表演的演員。

資料圖片

圖⑤: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劇照。

資料圖片

視覺統籌:宋嵩 張芳曼

精彩熱圖

北京:大風降溫來襲

"羊堅強"天生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