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風廊道”和生態結合
記者昨天了解到,通過利用山體河谷等自然條件,南京其實也規劃預留了6條生態通風走廊。“這些生態通風走廊就像城市的一個個大‘出氣孔’,可確保郊外的普遍涼爽空氣吹進來,把主城的熱空氣置換出去。”南京總體規劃修編的一位專家表示,“生態通風廊道”南京早就提出來了,否則夏天熱島效應會更厲害,冬天霧霾也會更多。
據介紹,其中,江南的3條生態通風走廊分別為:紫金山—青龍山—黃龍山;方山—秦淮河;牛首山—祖堂山—雨花臺。江北的3條生態通風走廊分別為:老山—長江;大廠—化工園;長蘆—玉帶—八卦洲。
這些生態通風走廊的寬度有的是三四公里,有的是一兩公里,長度基本都有數十公里,分別利用山體林地、河谷水道、濕地、綠地等自然條件,通過建設限高等手段,形成開敞空間和城市的大“出氣孔”。
目前,大部分生態通風走廊已基本形成,并正在發揮作用。個別生態通風走廊還需進一步加強建設,如老山—長江之間,還要沿長江三橋連接線兩側增加大量綠化,使老山和長江通過綠化連在一起。
不過,預留這些生態通風走廊也遇到很多困難,南京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比如長蘆—玉帶—八卦洲之間,有一條4公里寬的隔離帶,當地企業一直想把這塊地用于建設,專家組和當地有關部門反復溝通,最終還是堅持把它預留下來了。因為,這塊地一旦用于建設,將卡住這條生態通風走廊的“咽喉”。
多建東西向的“順風道路”
南京主導風向是東北風,東北風裹著江北一帶的污染物容易進入城區,而紫金山、老山等與主城區海拔落差大,冷熱分布不均勻形成了“熱力環流”。比如,環保部門調查發現,紫金山的“下山風”使得主城區的氣流攜帶著灰塵從四周向中心城區迅速聚集,因此不利于污染物向其他地區擴散,如同是一個屏障,把污染物的“運輸道路”擋得嚴嚴實實。
有專家認為,原本夏天清涼的東南風可以長驅直入,經過長江南京段還能夾帶一些涼潤的江風,一路向老城區吹去。但隨著這些年南京城市規模的擴大,特別是眾多“新城”的建設,大批高層建筑成排成片地矗立在長江兩岸,正好阻擋在風向主城區吹去的行經路線上,于是大部分東南風被遮擋住了。風吹不進來,市中心的污染物同樣也吹不出去,這就容易導致霾長時間停留,夏天熱島效應也更加嚴重。
與此同時,城市里也有很多高樓建筑,阻擋著風的形成。除了高樓的密度大,一些不合理的道路規劃也是影響風形成的原因。有專家提出,南京夏季以東南風為主,需要更多沒有阻攔的東西向街道,順著城市的風向,以利用自然風降溫、交換空氣。(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