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站:磚角樓南里
任務:送明細單 了解居民情況
時間:10時30分-11時30分
騎車里程:2公里
通情達理的用戶
是工作最大動力
劉洋在第三站遇上一位熱心腸。磚角樓4號樓的住戶王老先生主動給劉洋當“線人”,幫她了解樓內居民的基本情況和繳費情況,倆人站在電梯口,竟然聊了半個小時。
劉洋之前上戶的時候,發現有十幾戶居民跟王老先生同屬一個供熱報銷單位,王老先生又主動提出幫忙向單位提交單據,于是劉洋親自把明細單送到了王老先生的家中。沒想到,在電梯口就碰到了。
“今年的供暖費你肯定不好收。”王老先生的這句話說到了劉洋心里去,這棟樓她已經走了三四遍,收繳率卻特別低。王老先生解釋,去年冬天,絕大多數居民家中都感到溫度不夠,朝陽面的大房間溫度剛剛夠18℃,背陰的小房間經常只有十三四攝氏度的樣子,“這么低的溫度,誰會交供暖費啊。”劉洋站在一旁,一邊聽,一邊用筆認真地記錄著王老爺子的話。“這里房齡30多年了,肯定有管線比較老,不過暖氣不熱有的也是因為住戶私改暖氣太多了。您反映的問題我一定會向公司反映的。”劉洋也作了相應解釋,始終面帶微笑。
王老爺子對樓內居民的情況一清二楚,在哪個單位上班,哪個單位管報銷,都能說得有模有樣,原來在去年供暖季的時候,王老爺子就挨家挨戶走訪過。“太需要您這樣的人了。”劉洋跟王老爺子聊著聊著,眼睛開始發亮。王老先生對劉洋的工作十分理解:“暖氣不熱你們收費員也無能為力,收不上錢來發不出工資,誰都不容易。”王老先生的這番話,竟然把劉洋的眼淚說了出來,才兩個月的時間,她其實攢了一肚子委屈。作為熱費和用戶之間的“夾心餅干”,劉洋深知這里的難處,不僅要向單位保證繳費率,還要耐心地和用戶溝通,讓他們早日交齊熱費,壓力可想而知。有王老先生這樣通情達理的用戶,是她工作最大的動力。
記者手記
當天下午,劉洋還去了三個地點,收回一萬五千多元錢的供暖費。吃上中午飯的時候,已經是下午2點了。6點多回到公司,交上供暖費,劉洋一屁股癱坐在了辦公椅上。一天騎車行程超過15公里,徒步上下樓超過50層樓,嘴巴還要不停地說話,她一點兒都不想動彈。身體能休息,腦子不能不轉,她從兜里掏出手機,又翻開賬本,開始預約第二天的工作了。“王先生您好,我是熱力的,您明天有空嗎?我去找您收熱費……”“劉女士,您現在不在北京啊?行,那我過兩天再找您……”
從9月份到現在,劉洋一天也沒有休息過,包括周六、周日,劉洋說,一些單位規定的繳費時間很苛刻,過時就沒人管這事了。所以不管外面刮風下雨,還是自己頭疼腦熱,用戶讓啥時去,就得立馬奔過去。4歲的女兒問她:“媽媽你白天上班,怎么天黑也上班?你上班的時候想我嗎?想我你不回來看我?”每到這個時候,劉洋都啞口無言。
本報記者 葉曉彥 J224 王溦攝 J218
今年37歲,卻是單位里最年輕的收費員;入行剛滿兩個月,就已深刻體會“費力不討好”的含義;為了業績,要絞盡腦汁各顯神通。這是北京熱力集團特力昆熱力公司收費員劉洋的真實寫照。
目前本市各供暖企業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如有需要11月1日起可隨時供暖,與此同時供暖收費工作也進入了一年之中最忙的時段。
昨天,記者跟隨熱力收費員劉洋,感受了一回熱力收費員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