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言】
看3D電影“更費神” 5歲以下娃娃慎看
長期以來,川大華西醫院眼科副教授劉隴黔一直在關注各種影像對視覺的沖擊和影響。昨日下午,拿著實驗結果帶上疑問,成都晚報記者找到了他。
“3D立體電影是針對左眼和右眼,用不同的攝像機拍攝的畫面疊加而成。”劉隴黔解釋,在這過程中,觀眾需要不斷通過眼肌張弛、調節晶狀體,才能看清遠近不同距離的圖像,“比起2D畫面,肯定要‘費神’些!所以看完3D電影后可能造成視力瞬間下降,但短暫休息過后就可恢復。”
“就算這樣,觀眾還是不能長時間看3D畫面。”劉隴黔告訴記者,在看3D電影中,畫面視角切換頻繁,這使人眼向大腦傳達了“動”的訊息,但大腦卻沒收到肌肉運動的信號,于是大腦就會產生“錯覺”,人就可能出現頭暈、惡心等癥狀。不過,劉隴黔也指出,這種不舒服并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劉隴黔說,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看一部兩小時左右的3D電影,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反而可以訓練視力。“但以后3D電視普及了,市民就需要有節制的觀看,特別是小娃娃!”劉隴黔建議,5歲以下的娃娃,要慎看3D電影,“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眼部肌肉和視覺系統還未發育成熟,如果頻繁觀看3D影像,可能影響眼睛的正常發育。”
【專家觀點】
看3D電影不立體 原來還是一種病
此外,還有一群人,他們在看完3D電影后,卻連一個立體畫面都沒看見。“這是一種病!”劉隴黔告訴記者,最近暑期3D電影很火爆,不少市民前來就診,有這種癥狀的還不在少數。原來,這是因為眼睛缺失立體視覺造成的“立體盲”,或立體視覺發生障礙導致的“立體視覺異常”,它們是一種比夜盲、色盲更嚴重的眼科疾病。
“正常情況下,每只眼睛看到的影像有所差異,而當左右眼看到的影像傳到腦部時,腦部會將兩個影像合二為一,形成對物體的立體感和空間感。”劉隴黔說,一旦兩只眼睛的反應時間不一,傳送到腦部的信號就會產生前后差異,立體影像就不能融合,患者就看不清楚物體,無法判斷距離。
“這個病不痛不癢,如果不是有3D電影那么直觀的檢測方法,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這個病!”劉隴黔說,該癥狀可能從小就有,但很容易被忽略,“如果立體視覺不能正常‘運行’,時間一長還可能造成眼部功能退化。” 記者 鎖千程 劉沁有多大“殺傷力”?
來源:成都晚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