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3 理賠遭遇幾道坎
但事實上,考慮到有所謂“受害人”其實是犯罪分子同伙,合伙詐騙銀行,這類“盜刷”事件很難界定責任。對此,中央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銀行法研究會理事黃震表示,“在這方面,銀行自身舉證難度較大,只有在公安部門立案偵查后才能知道具體責任如何認定。”
黃震表示:“目前銀行卡盜刷問題涉及到兩層法律關系。一個是持卡人和銀行的合同關系,另一個是信用卡犯罪問題。銀行負責向持卡者提供相應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提示,但是刷卡操作是否系本人行為還需要公安部門的核查。”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師說:“這種情況很復雜,因為牽扯到不止一個國家,各國在這方面的法律規(guī)定是有不同的,所以其實很難處理。”
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jīng)理戴兵解釋,在用卡當中,具體每一筆持卡人的損失,要看具體的情況。因為按照法律的主張,是誰過失誰承擔責任。作為持卡人來講,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的卡片被盜刷,第一時間要跟發(fā)卡行打電話,說卡片被盜刷了,要求銀行止付,止付之后的損失是由發(fā)卡行來承擔的,止付之前,很多銀行都推出了持卡保障。比如像光大銀行就推出了48條持卡保障,從你卡片被盜刷,銀行受理了你的止付申請這一刻,往前推算48小時,這部分的損失簽名交易,有一定的金額限制,銀行給支付。
市民在辦理信用卡時,會遇到這樣一條條款,“信用卡掛失前××小時,失卡全保障”,即持卡人在遺失信用卡后,若在第一時間向銀行申請掛失,則掛失前一定時間內因被人盜刷而造成的損失可由銀行部分或全額賠付。據(jù)了解,這種保障方式主要針對的是沒有設置交易密碼、僅憑簽名支付的信用卡,如果信用卡交易時使用了密碼,即使最后被證實盜刷,持卡人也無法獲得“失卡保障”理賠。
據(jù)了解,簽名卡的“失卡保護”也并非是萬靈藥。因為“失卡保護”一般只保護在針對規(guī)定的時間內、規(guī)定的限額內發(fā)生的盜刷,才能進行賠償。銀行一般只能讓持卡人免去掛失前48小時內的被盜用損失。在賠付金額上,各家銀行普通卡保障額多在5000元至1萬元之間。絕大多數(shù)銀行只針對POS機刷卡消費賠償,而通過網(wǎng)絡、電話和ATM機發(fā)生的盜刷則不在賠償范圍之內。
黃震建議,持卡人在使用時應該做好信用卡信息的保密工作。出境旅游時,尤其是此類案件多發(fā)地區(qū),應該到規(guī)范的消費場所刷卡。信用卡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遭到盜刷,應該由公安部門根據(jù)網(wǎng)站信息進行取證偵查,提供證明。
“可向信用卡中心提供境外大額刷卡號的信用卡片,并提供護照等未出入境證明資料。”一位銀行人士建議。
另外,近年來還有不少保險公司推出了“銀行卡盜刷險”,對信用卡“盜刷”提供保險業(yè)務。不過這些保險都有諸多限制,為不為自己的銀行卡投一份保,還需要消費者自己多加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