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普漲保姆仍缺 家政業陷入“有價無市”怪圈
資料圖
元旦、春節臨近,“保姆荒”的話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一邊是家政服務人員工資的不斷上漲,一邊是市民抱怨保姆難求,家政行業也陷入“有價無市”的怪圈。綜觀各方分析可以看出,供應弱與需求強、要求多與要價高、中介制與雇員制三大矛盾導致了如今頻頻出現的“保姆荒”現象。
工資普漲 保姆仍缺
近年來全國家政服務行業工資整體呈現一片漲勢。北京保姆的平均工資從去年的1500元左右漲到了如今的2500元左右,輕松跑贏CPI。另據中廣網報道,深圳保姆的工資已經把剛畢業的大學生甩在身后,山東煙臺家政從業者工資直逼公務員,江蘇、云南等地區情況也是如此。不少省會城市也漲至1500元到2000元。
而同一城市,不同的級別,工資也不同。據《解放日報》報道,上海市中心區域和高檔住宅區雇傭鐘點工、住家保姆平均“起步價”分別為20元/小時和3500元/月,育兒嫂和月嫂的起薪分別約為4000元/月和6000元/月,而部分“金牌”月嫂,月薪能達到近萬元。
即使家政服務業工資普漲,保姆缺口仍然較大。據報道,在保姆輸出大省安徽省,僅省城合肥保姆常年缺口就有12萬人。而臘月臨近,武漢的保姆缺口也達8萬-10萬人。家政服務業也陷“有價無市”怪圈。
供應弱vs需求強
“保姆荒”歸根到底還是“人荒”。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北京市有家政服務企業3800余家,從業人員約40萬人,其中90%是外來農民工。隨著近年來沿海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許多農村的富余勞動力寧愿少拿些錢也想就近工作。尤其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農民工,更不愿意干保姆等“伺候人”的活兒。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采訪時表示,近幾年隨著中央關于農民增收的政策的出臺和實施,以及在中西部地區、很多農村開辦一些工業園區,許多農村勞動力選擇在家務農或就近就地到企業打工,獲得的收益或勞動報酬較以前有提高。在此背景下,到城里打工作保姆的收益與就地就近就業的比較利益間的落差越來越小,且沒有就地就近就業的熟悉人際關系和便于照顧家庭之利,這是造成“保姆荒”的一個原因。此外,隨著80后、90后的增多,農民對于生活質量的追求較以前有所提高。大家都希望全家團圓,因此春節期間從事家政服務的人員回流也比以前要明顯增多。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對媒體表示,總的來看,愿意作保姆的人減少了,首先是勞動力供求關系發生變化,過去存在著大量剩余勞動力,現在這種剩余勞動力基本上快吸收完了。其次現在愿意從事保姆的人數從過去相比減少。過去很多年輕人覺得作保姆還可以接受,現在很多年輕人寧肯拿一點低的工資也不愿意去作保姆。
需求方面,隨著城市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以及新生人口的增加,作為家政服務業“剛需”的“一老一小”問題也日益凸顯。
據報道,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35萬,平均每百名老年人只擁有養老床位2.9張。同時,新生人口也在不斷增加。2010年全市分娩量超過17萬。僅這“一老一小”,對家政服務人員的需求就超過了60萬人。
未來這一缺口仍有增大的趨勢。據了解,預計到2020年,北京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的20%,社會將跨入深度老齡化階段。出生人口也逐年增長,2011年北京市分娩量將達到19萬,預計2012年還會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