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政策持續收緊,二三線城市"限購"政策雖然尚未落地,但北京中原通過網站及門店等渠道的最新調查反映出,二三線城市"限購"雖然對北京樓市的直接影響不大,但是對很多準購房者心里預期影響明顯。
在這份總樣本為3900人的調查中,表示因二三線城市"限購"政策會推遲買房的比例達到了60.6%,超過六成,而表示會加速買房,以規避政策影響的買房的人數只占12%,認為該項政策對自己購房計劃沒有影響的比例為27.4%。
超六成的準購房人因"限購"城市的擴大推遲購房,主要原因是要靜觀市場變化,確定更恰當的購房時機。而需求的大幅度降低勢必對交易量已經表現低迷的北京樓市雪上加霜,進而牽動商品房價下降?
調查數據顯示,如果限購擴大,目前預計價格加速下調的人達到了46%,但是認為不會大幅下調的也達到了43.7%。
按照住建部的標準,新的限購名單,是從國家統計局發布月度房價指數的70個大中城市中產生。因此分析機構基本上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預期限購城市的。北京中原分析認為,一旦限購不同城市將明顯分化,但整體來看,受影響城市的數量將占八成。其中20個城市(占比40%)將受到"限購"政策的明顯沖擊,成交量將出現明顯下降;22個城市(占比44%)將受到"限購"政策的一定影響,但影響程度不會太大,成交量將出現小幅回落;其余8個城市(占比16%),"限購"前后成交量將不會出現明顯變化。
若以現有數據分析二三線城市的"限購"影響似乎不難確定。但業內人士認為,人們對擴大限購后對房價的影響出現如此相悖的判斷或與目前限購擴容標準的不盡明確有直接關系。
21世紀不動產認為,二三線城市的限購擴容名單遲遲未出臺,源于限購標準的不確定。目前媒體披露的住建部限購擴容五大標準十分模糊。如"房價漲幅前列",并未給出具體定義,到底是前10還是前20抑或前30,彈性極大。又如上半年"成交量同比漲幅較高"、"省內漲幅較高"、"群眾反應強烈"這些概念,同樣沒有明確定義,留有較強的自由裁量空間,也給日后的執行留下了很大伸縮性。另外,"外地人購房比例較高"的城市,更加值得推敲。就現在已經執行限購政策的城市而言,這一比例就不低。據21世紀不動產數據顯示,成都本地人(含成都郊縣人員)購買二手房占交易量的58%;四川省內人員購買二手房占交易量的32%,;外地人購房占購買人群的10%。照此推算,非成都本地戶籍購房人口占到42%的比例。究竟怎樣的比例算是高,怎樣算是低,目前缺乏統一而嚴格的具體定義,擬限購城市難免以此討價還價。
業內人士認為,那些沒有納入國家統計局統計范圍的城市,而房價漲幅等方面又超過上述城市,不排除有單邊上漲的可能。還有,如果新限購標準得以嚴格執行,又是以同比房價漲幅數據為根據,就二手房市場來說,遵義、常德、岳陽、濟寧、溫州5個還未限購的城市,漲幅較大,是否有可能被列入本輪限購名單?這些問題目前都不明確,人們大多在困惑中等待決策層的最終決定。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