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發展養豬,這位前首富在幾個產豬大省做了半年多調查,發現農村人口中小于40歲的青壯年勞動力75%都已“轉移”進城了,“精兵強將去創業,年輕力壯去打工,老弱病殘搞農業”。這樣,加上“豬周期”的風險,在農村越來越沒人喜歡養豬了。
他的結論是:養豬市場出現比較大的空當,這個時候誰能把規模搞上去,誰就有大機會。
有點兒像中國股市,經歷過幾次大波動之后,資金有限的散戶們就漸漸被淘汰出局了,基金等機構客戶成為市場主流。有人比喻說,資本市場以“恐龍時代”替代了“爬蟲時代”,大家伙成為市場的主導者。
新希望是民營農業龍頭企業,中糧集團是國企控股的大型央企。去年豬肉跌價,中糧斥巨資“大手筆”殺入生豬養殖業。在天津、江蘇和湖北建立三大生豬基地,生豬出欄量從零開始,迅速達到150萬頭。今年豬肉價漲,中糧又把日本的食品巨頭三菱、伊藤忠等拉入合資公司,出資100億元再度砸向生豬養殖和加工領域。有分析說,在中糧集團的規劃目標中,生豬養殖最終將達到3000萬~4000萬頭。
其實在2007~2008年那輪豬肉“牛市”中,跨國投行高盛就開始布局中國生豬養殖業,他們投資兩三億美元,在福建、湖南等地養豬150萬頭,加上之前高盛投資雙匯、雨潤兩家國內肉食品加工領域的龍頭企業,全面滲透中國豬肉產業鏈的姿態相當明確。
致力于扮演中國“豬老板”的另一家國際銀行叫做德意志銀行,2008年他們注資6000萬美元,收購上海宏博集團養豬場的30%股份,還花了同樣多的銀子,注資天津寶迪農業集團——同樣是一家高速成長的肉食加工企業。
當養豬“散戶”們揮淚告別傳統手藝的時候,國企、民企、外資,各路產業集團邁著大步奔向國內養豬業。那些為肉價上漲而緊張的城里人,可能會忽略這個豬肉行業重大的“生態變局”。
人們都寄希望于規模化的、集約式的“工業化養豬”,能夠熨平“散戶”養豬不可克服的“豬周期”,使得肉價的波動趨于平穩。而那些“大型食肉動物”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打造“全產業鏈”,以及通過產業創新掙更多的利潤。
新希望集團在上海搞了“滋生活”鮮肉連鎖店,這種定位于大、中城市高端肉品零售店,顯然是要以品質取勝,而盡量避免價格之爭。還有產業投資者,正在主推“冷鮮肉”的消費觀念,這種豬肉在加工、流通和銷售過程中始終保持0~4℃范圍內,使得肉質保持最佳口感和最好的營養成分,有點類似奶制品行業的巴氏殺菌鮮奶。
筆者曾到蒙牛集團參觀,他們生產“高檔奶”的奶牛,每天都有專人按摩,定期洗澡,吃各種“營養套餐”飼料,平常還要聽交響樂調理心情。養豬進入“恐龍時代”,企業家們是否會通過科研創新,養出更具價值也有更高價格的“高檔豬”?這當然是現在那些“散戶”養豬者難以想象的事情。
不過,面對集約化養豬的呼聲,城里人對未來還是有些隱隱的擔憂:就像現代化養雞廠出產的“西裝雞”所帶來的困惑一樣,以后豬肉價格也許不再讓人操心了,可到那時,豬還是從前那個豬嗎?我們會不會還要跑去農村,千方百計要買“散養的豬”?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