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等文物,震驚了世界。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黃鳳春研究員告訴記者,在距曾侯乙墓東北20多公里的葉家山墓地,近日又發現一座曾侯墓。墓中出土的青銅器,刻有“曾侯諫”等大量銘文,讓考古專家眼睛一亮,具有極為重大的學術研究價值。
圖為:65號墓出土的青銅鼎上,可見“曾侯諫作寶彝”六個銘文字。
65號墓主人是曾侯諫
去年12月28日,位于隨州開發區淅河鎮蔣寨村葉家山的村民,在平整土地時發現了一批青銅器。今年1月上旬,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員到現場調查,對兩座殘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并初步確定:這是一處新發現的西周家族墓地,是江漢地區乃至長江流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西周古墓之一。
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湖北省文物局和隨州市成立專班,于今年2月至6月對葉家山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目前,田野發掘第一期工作已基本結束,共發現墓葬65座和1座馬坑,除兩座大墓未發掘外,其余墓葬都已發掘完畢,出土各類文物739件套,其中青銅器325件。
黃鳳春說,更為重要的是,65號墓出土的絕大多數青銅器上可見“曾侯”、“曾侯諫”等銘文,表明該墓是西周早期曾國的一處墓地,比世界聞名的曾侯乙墓要早500余年,墓主人是曾侯諫。
大量從未見過的銘文露面
勘探發掘表明,葉家山墓地長150米、寬100米,保存非常完整。
黃鳳春說,目前該墓地發現的青銅器上大多帶有銘文,銘文總字量達398個,銘文內容除常見的一些西周早期的族氏文字和方國名外,還有大量為過去所未見過的人名。這對于排定墓地的世系、確定曾國與其他方國的關系,具有重大的學術研究價值。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一些青銅器上的古文字為過去所未見,對于古文字學的研究,必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