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鷹爸”王劭彥和他的孩子王鼎森。《武漢晨報》供圖
今年春節期間,南京4歲男孩何宜德在美國暴雪天氣中裸跑迎接新年的視頻爆紅網絡,“鷹爸”何烈勝的極限教育方式引來廣泛議論。
近日,在武漢常青花園第三社區組織的徒步比賽中,4歲男童王鼎森一口氣走完18公里,將不少大人甩在后面,陪同的媽媽也自嘆不如。當地媒體采訪后得知,小男孩在爸爸的特訓下,每天跑步3000米,日復一日從不耽擱,并且經常洗冷水澡,18公里的徒步其實只是開始。“鷹式教育”再次引起廣泛關注。
前天,本報對話武漢“鷹爸”王劭彥。他認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不極端也并不特別,只是相對一般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而言,顯得比較嚴苛。他只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平凡快樂的人,懂得生命的意義。
談理念
教育書籍啟發很大
京華時報:為什么要這樣訓練孩子?
王劭彥:孩子剛出生時,我們也很迷茫。我的同齡人對教育孩子的觀念比較傳統,但傳統的不一定是正確的,我一直在思考該如何教育孩子。一些教育方面的書籍和資料,對我現在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形成有很大的啟迪。
京華時報:都包括哪些書籍?
王劭彥: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卡爾·威特的教育》,它把我的思想觀念徹底改變,具有指導意義。此外還有《哈佛女孩劉亦婷》和攸武的《兒童的高級教育》。
京華時報:書中哪些理念影響你?
王劭彥: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只不過大人的教育方式和引導方式不同,有的孩子變成了凡夫俗子,有的孩子變成了天才。教育孩子要越早越好,包括孩子的身體、智力發展,怎么樣去開發孩子的智力,卡爾的書說得非常詳細。我認為能夠做到書上的50%,我的孩子就非常了不起。
京華時報:您對孩子的教育有詳細計劃嗎?
王劭彥:有的,洗冷水澡、跑步、騎自行車,包括開發智力都有計劃。當然,跟孩子相處時,會感覺到孩子的世界跟大人是相反的,并不是大人所有的想法都能如愿實施到他的身上。所以,只有把理念滲透到行為里,再把行為實施到孩子身上,根據與孩子相處過程中產生的行為來應變,這樣更實用一些。
談生活
洗冷水澡不是蠻干
京華時報:什么時間開始訓練孩子洗冷水澡?
王劭彥:2009年4月,孩子1歲零3個月的時候。
京華時報:為什么是這個時間?
王劭彥:孩子年齡太小時,機體沒能達到一定的承受能力之前不敢實施。1歲以前,孩子經常感冒發燒,但發燒前3天我們不去醫院,而是通過物理降溫,充分調動孩子的身體抵抗力。另外,給孩子穿衣服比較少。經過準備,孩子到1歲零3個月時,我覺得他的抵抗力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嘗試洗冷水澡。
京華時報:第一次洗了多長時間?
王劭彥:10分鐘左右。一開始不完全是冷水,而是用對小孩來說水溫較低的溫水,大概33到36度。從高溫到低溫,經過幾天過渡到冷水。冷水澡并不是冰水澡,也不是直接用自來水,那太極端。
京華時報:一開始小孩會哭嗎?你怎么辦?
王劭彥:當然,家長跟孩子相處的方式很重要。如果大人覺得這是一件很緊張的事情,并把緊張情緒帶給他,他一定會感到非常害怕。我會告訴他,你跟別的小孩子不一樣,你很棒,你的身體也比一般小孩好,這樣積累起他的自信心。雖然第一次他覺得受不了,但他堅持下來了。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也就好辦了。
京華時報:你當時心里不難受嗎?
王劭彥:非常難受。但難受歸難受,我知道這是科學的,不是蠻干。在西方包括在日本洗冷水澡是一個司空見慣的事情,只是在我國傳統教育觀念里面難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