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民生之利 解民生之憂
——專家談十八大報告中的民生論述
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報告描繪的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美好愿景令人欣喜。專家們表示,這些論述回應了百姓對解決上學、看病、養老等熱點問題的期盼,彰顯了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民的信念和決心。
學有所教: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對話專家: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瞿振元
問:報告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對于走好中國特色教育發展之路有何指導意義?
答:“立德樹人”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牢記的根本任務。它要求我們堅持德育為先,加強學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同時培育他們的創新精神、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使他們德才兼備、全面發展。
“立德樹人”也發人深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學校不能以浮躁的心態去追逐利益,而忘記了肩負的根本任務。
問:十八大報告強調“大力促進教育公平”,這是否意味著解決教育公平問題有望加快步伐?
答:十八大報告著重回應了老百姓關注的教育公平問題,體現了黨中央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重視。教育公平有利于社會合理分層流動,是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調節器和正能量,教育不公平則會加劇社會的不公平。報告從資源配置、經費投入等方面明確了政策要求,把欠發達地區、欠發展領域和相對困難人群作為支持扶助的重點。堅持這個方向,才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這個方向,城鄉兒童就有望獲得平等的發展機會,人人成長為有用之才。
病有所醫:讓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安全有效方便價廉
對話專家:中華醫學會黨委書記饒克勤
問:十八大報告中關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論述,對進一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將起到怎樣的推動作用?
答:十八大報告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為衛生事業發展的根本目的,把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作為推進重點,強調要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不但進一步明確了深化醫改的目標,而且部署了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
可以預見,隨著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實,“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將得到進一步緩解,百姓“病有所醫”的要求能夠得到滿足,少得病的愿望也將逐步實現。
問:十八大將如何引領我國朝著“病有所醫”的目標繼續邁進,將帶給城鄉居民哪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答:未來5年,我國國民健康水平將步入快速改善時期。按照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目標和要求,我國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和群眾滿意度將顯著提高,個人就醫費用負擔會進一步減輕,地區間衛生資源配置和人群間健康狀況差異不斷縮小,基本實現全體人民病有所醫。
具體來說,全民醫保體系和重特大疾病保障救助機制的健全,將從制度上解決百姓因病致貧、返貧的問題;基本藥物制度的鞏固和完善,將保障群眾用藥質量安全、方便價廉;人民健康水平將繼續提升,人均預期壽命在2010年74.8歲的基礎上再提高1歲。未來5年,人民群眾將通過醫療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獲得更大的實惠。
老有所養:讓長者安享幸福晚年
對話專家:中國老齡科研中心副主任黨俊武
問:目前我們距離十八大報告中所提出的“老有所養”的目標還有多大差距?
答:我國是面臨人口老齡化挑戰最為嚴峻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老年社會保障制度尚未實現全覆蓋,現有制度保障水平偏低。另外,企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緩慢,長期照護保障制度還是空白,老齡服務體系建設滯后,農村居民養老服務保障問題較突出。總體上說,距離“老有所養”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
問:隨著家庭照料功能弱化,空巢、失能老人增多,養老已成為重要而迫切的民生問題。如何才能讓“老有所養”持續取得新進展?
答:十八大報告首提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這是黨中央針對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實現“老有所養”需要政府、市場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既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頂層設計,加快探索構建長期照護保障制度,還要通過多種方式,為養老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強大金融支持。
此外,還必須加快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在有效加大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努力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構建老年人自我服務和家庭養老服務為基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為主干、院舍養老服務為支撐、鄰里服務和志愿服務為補充的老齡服務體系。(呂諾、衛敏麗、楊榮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