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評述)更加堅定地推進改革開放偉大實踐
——從十八大看中國改革開放新征程
“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十八大報告鮮明表達著全黨的堅強信念。
“改革”是十八大報告中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全文出現86次。
十八大代表在討論報告時認為,黨的十八大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吹響了新號角。“中國號”巨輪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更加堅定有力地推進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
這是全黨的共識: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我國過去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離不開改革開放,今后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離不開改革開放。”十八大代表、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丁俊的一句話,道出了十八大代表的共同感受。
30多年前,小崗村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星火燎原的起點。而今的小崗村又在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著力在生產經營方面進行調整,對土地集約化、規模化進行提升。
無論是會議對國情黨情的研判,還是十八大代表對社情民情的反映,“改革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的緊迫感與30多年前別無二致。
“沒有改革,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國。”十八大代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一編研部主任陳揚勇說,改革的決定性作用不僅在于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重大問題,推進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還要為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打下堅實的基礎。
30多年間,從未動搖的“改革”成就了什么?
“從微觀看,海南從昔日封閉、落后的邊陲海島,逐步建設成為綠色、開放的經濟特區,現在正朝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宏偉目標邁進,擁有了博鰲亞洲論壇、金磚國家峰會的‘三亞宣言’、中非合作論壇等改革開放的重要名片。”十八大代表、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說,“30多年偉大成就證明,改革開放具有非凡的時代意義、未來意義。我們黨將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相結合,打破了西方曾認定不變的經濟學與政治學常規;將社會主義現代化與人民的福祉相對應,帶領13億中國人民找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將國際深刻復雜變化的形勢與國內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相統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30多年間,從未停滯的“改革”昭示了什么?
十八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杰說,改革給中國人民帶來了豐衣足食的好日子,帶來了富強美好的未來夢想。中國要想走得更快更穩更遠,只能依靠改革推動。
僅僅30多年,一個國家完成了濃縮一個世紀的奮起直追,一個民族走向了夢想一個世紀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