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變老,怎么浪漫得起來
我國老年人口已占總人口13.7%,社會養老卻剛剛起步
慢慢變老,怎么浪漫得起來
制圖:張芳曼
編者按:去年全國兩會上,社會養老是一個熱點話題。一年過去了,社會養老,政府有何創新舉措?哪些難題亟待破解?服務質量怎么提高?未來又該從何處著力?順著三位政協委員提案中的思路,我們策劃了“關注社會養老”系列報道。
2012年全國老齡工作會議3月1日舉行。會上透露,截至2011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85億,占總人口13.7%。
不久前發布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以下簡稱“規劃”)指出,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著與新形勢、新任務、新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
資源配置不合理
養老服務和養老機構床位嚴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鏡頭:湖北武漢市江漢區的萬松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里,傳來一陣陣輕快的音樂。十多位“楓葉紅樂隊”的隊員正在中心活動室里排練,吹拉彈唱,好不熱鬧。萬松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于2010年8月開辦,可以同時接納120余位老年人在此活動。
街道干部王青春介紹,服務中心的建設費主要是由中央國債資金資助的,各級財政也拿了些錢。中心共有8個工作人員,包括中心主任陳玉蘭和保潔員、炊事員等。陳玉蘭坦言:“這里一年的運營成本,總共大概要18萬元。收費非常低廉,基本是虧本經營。”
武漢計劃到2015年全市中心城區將建設養老機構300家,目前已建成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100余家。送餐服務、家政服務、心理咨詢服務、法律援助服務等綜合服務,在許多中心并未完全開展起來。
湖北省民政廳承認,目前該省已建成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多數在規模、設計、功能等方面難以達到國家行業標準要求。
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是在“未富先老”、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歷史欠賬較多、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平衡、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的形勢下發生的。
規劃認為,隨著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的加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數量還將持續增長,照料和護理問題日益突出,人民群眾的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已刻不容緩。
中國社會保障30人論壇成員、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何文炯認為,總體上看,社會養老服務在各地都有發展,但資源配置不合理,既不公平,也缺乏效率。城鄉之間、人群之間的養老服務數量與質量差異很大,機構養老與居家養老之間、護理型養老服務與非護理型養老服務的資源配置不盡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