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千仞的怒江大峽谷中段,一根鐵索橫跨滔滔怒江兩岸。一個肩背藥箱的身影,緊緊抓住索繩,使勁蹬一下腿,滑輪呼嘯而過,載著他滑向對岸……
他叫鄧前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石月亮鄉拉馬底村一名普通的鄉村醫生。為了村民的健康,他不顧生命危險,在這條約125米長的溜索上已經來來往往了整整28年,當地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索道醫生”。
“有鄧醫生在村里,我們心都安了”
2009年春節前夕的一個晚上,怒江西岸害扎村民小組一戶房屋起火,年過八旬的傈僳族老人開扒俄被嚴重燒傷。家住東岸的鄧前堆看到火情,背起藥箱趕緊溜索過江,為老人清創上藥、打針輸液。
被火燒傷的老人是孤寡戶,下山、過溜索到對岸的村衛生室換藥不方便,鄧前堆就每天過溜索、爬山,送醫上門,直至老人痊愈。
說起鄧前堆,拉馬底村沒有人不豎大拇指的。“有鄧醫生在村里,我們心都安了。”犯有嚴重胃病的傈僳族老阿媽娜馬稱,20多年來一直找鄧前堆看病,她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鄧前堆不辭辛苦,半夜三更還去她家出診。
28個寒來暑往,今年47歲的鄧前堆已累計出診5000多次,診治患者13萬余人次。他孜孜不倦的奔忙換來了當地醫療衛生狀況的極大改善——拉馬底村計劃免疫健康建證率達100%,預防接種率達98%,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90%以上,且從未出現過醫療事故和醫患糾紛。
“我從沒想過不做鄉村醫生,我舍不得這個崗位”
山間行醫的歲月是艱苦而繁瑣的。每三個月,鄧前堆就要給全村兒童做一次體檢,整個村子走下來要花一個星期。然而,直到2010年,衛生局發放給他的補助也不過每月400元。
除按規定收取醫藥費,鄧前堆從未向村民們收取過一分錢出診費,相反,他為看不起病的村民墊付了1000多元醫藥費。許多貧困村民還常常賒欠醫藥費,僅2010年就欠下2.5萬元。鄧前堆從不開口問鄉親們要錢,他也不覺得自己吃了虧,“治病救人,對醫生來說,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我從沒想過不做鄉村醫生,我舍不得這個崗位。”鄧前堆不肯改行去開藥店賺錢,也放棄了當村干部的機會。“整個村子的人都認得我,在村里走著,碰到的人都會說:‘鄧醫生你去哪里,到我們家吃點飯再走吧。’”村民們的認可最讓鄧前堆感到欣慰。
“人命比天高,救人是第一”
1983年,初中畢業剛一年的鄧前堆染上了痢疾,在拉馬底村衛生室治病的過程中與村醫熟識。病好后,村醫邀請樸實機靈的鄧前堆當他的助手。1983年11月,在鄉衛生院培訓6個月后,鄧前堆開始了行醫生涯。
自當上鄉村醫生那天起,鄧前堆就給自己定下了“人命比天高,救人是第一”的從醫準則。只要鄉親們病了、傷了,他隨叫隨到。為此,不會過溜索的鄧前堆在19歲成為鄉村醫生的那年,學著掌握了這項技能,現在哪怕是在深夜,他也敢獨自過溜索、打著手電筒攀爬大山。
近日,鄧前堆到云南省中醫醫院開始為期一個月的進修學習。“拉馬底村山高坡陡,鄉親們極易摔傷和骨折。進修期間,我想重點學習常見急性關節扭挫傷、骨折、脫位的處理方法和針灸技術。”樸實憨厚的鄧前堆真誠而堅定地說:“這輩子除了當醫生,我什么都不想當。”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