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開的程度與范圍標志著一個國家一個區域的行政水平和文明程度
上線十余日,粉絲超百萬。連日來,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實名認證的政務微博“上海發布”掀起了一次網絡旋風。自11月28日上線以來,“上海發布”以及時權威的信息聚攏人氣,以民生話題和高度互動“開道”,打造規模可觀的政務微博群,初步形成新時期群眾工作的重要平臺,引領政務微博風采。(12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政務微博“上海發布”為什么受到公眾的熱捧,掀起了一次網絡旋風?這是因為“上海發布”在政務信息公開上邁出了具有開創意義的一步,緊扣民生不玩花架子,力圖打造成新時期群眾工作的重要平臺。
“上海發布”面向數量龐大的網民,以傳遞權威政務信息、提供百姓生活資訊為主,并把上海已有政務機構微博整合在一起,以此不斷推動更多政務機構加入。“上海發布”與傳統政務公開方式不同,充分利用微博及時性、互動性強的特質,讓信息發布更能切合網民的訴求。諸如菜價發布起初只有升降幅,沒有具體菜價,網民提出意見后,“上海發布”從善如流,馬上完善并附上價目表;網民就地鐵噪聲擾民、近期交通事故等熱點問題的提問,也迅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解釋與答復。“上海發布”問世后的“開門紅”以及連日來的快速升溫,正印證了這一創新的成功。
政府信息公開的程度與范圍標志著一個國家一個區域的行政水平和文明程度。就一個社會而言,公眾與社會管理者必須獲得相應的權利,履行各自的職責,承擔相應的義務,整個社會才能和諧穩定、有序運行。從政府的角度而言,政務信息公開是一種義務,這是行使社會管理權力的基礎;從公眾的角度來看,獲取及時的政務信息是一種權利,這是公眾履行配合、支持與參與社會管理義務的前提。
政務信息公開需要制度來保證。2008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可以說為政府部門量身打造了諸多“陽光法則”,各地由此也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探索與實踐。據媒體披露,截至2011年11月,僅新浪微博通過其認證的各領域政府機構及官員微博已經超過18500家,全國已有15家政府機構、9名官員的官方新浪微博粉絲數超過百萬。
但一些地方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卻不盡如人意。一些地方的政府網站信息發布遲緩、陳舊,沒有群眾關注、關心的內容,有的甚至形同虛設,公眾的知情權被以各種理由堂而皇之地拒絕。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法治國情調研組今年上半年發布的報告就披露,一些政府網站不僅不改進信息發布工作,還為公眾獲取信息增加難度和成本。
正是在政府信息當“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逐漸成為共識,而現實情形卻與公眾期待存在落差的背景下,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勇于直面信息公開帶來的壓力與挑戰,主動嘗試與探索更加順應網民與公眾期待的公開形式,并獲得良好的反響,這充分證明信息公開并非洪水猛獸,也從一個側面證明,有的地方所以不愿推進信息公開,其實是“非不能也,是不為也”。雖然“上海發布”目前公開的信息主要側重于民生領域,仍有拓展與深化的空間,但保障知情權是激活參與權、監督權等更高級民主權利的前提與保證,不僅有利于政府及時傳播信息,而且有利于政府傾聽網絡民意,還能強化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高效交流和緊密互動,推動政府決策和信息的透明化、公開化和科學化。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上海發布”的推出在眼下來說是政府信息公開實踐中邁出的一小步,很可能是推進政務信息公開走向深入的一大步,值得更多的地方借鑒跟進,甚至超越。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