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市場儼然已經陷入了“菜貴傷民、菜賤傷農”的怪圈,要打破這一怪圈的前提是建立一個完善的農副產品流通體系
記者 史燕君 實習生 陸小芳 發自上海
菜價下跌似乎是很遙遠的事。
4月24日,《國際金融報》記者走訪了上海的幾家菜場、超市發現,相比批發價格的大幅下降,蔬菜的終端零售價格下降并不明顯。
多位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去年的“蒜你狠”、“姜你軍”、“豆你玩”等一系列事件到今年的菜價批發價格大幅下降卻并沒有體現在終端。記者實地調查也發現,多數蔬菜價格依然維持在高位。
降價原因:供需變化
據了解,近期全國各地的菜價均出現了大幅下跌。農業部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上周(4月16日-4月22日)農產品批發價格總數為180.72,比上周下降0.79個點;“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指數為179.10,比上周下降1.00個點。全國286家產銷批發市場19種蔬菜平均價格為每公斤2.30元,環比下降13.5%,同比下降25.8%。與上周和去年同期相比,蔬菜價格全部下跌。
但菜價的下降帶來的并不是“薄利多銷”,更多的是季節性蔬菜價賤與滯銷。如全國蔬菜種植第二大省河南多個地方的菜農在豐收之后,鄭州市中牟縣的芹菜、惠濟區的萵筍及周口市淮陽縣的包菜,價格低至每斤幾分錢都少有人問津。
菜價近期為什么突然“跳水”?“主要是受到供需的影響。從年初開始,我也從北向南調查了很多地方,今年大棚數量明顯增加,蔬菜供應充足,尤其是在去年價格暴漲的基礎上,很多農民盲目擴產導致產量過大,再加上缺乏議價能力,造成今年蔬菜價格下跌。”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情況被稱為農民的“大小年”,是市場調節的一種表現。
降價背后:流通怪圈
《國際金融報》記者調查發現,位于產業鏈終端的消費者并沒有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次“來勢兇猛”的降價。
記者在上海市乳山路菜場隨機問了幾位買菜的消費者,他們均表示并沒有特別感受到菜價在下降。“看電視報紙時倒是聽說了菜價降了,但是買起菜來還是差不多。”剛剛下班來買菜的王女士說。
“個別種類的蔬菜價格確實有所下降,但是大多數價格還是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一位菜販告訴記者,就拿卷心菜的價格來說,現在是1.5元/斤,春節期間價格是在1.5元/斤到2元/斤。
為何終端價卻只是“微有松動”?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宋頌興對記者表示,“城市化帶來的是很多大中城市周圍菜地的被占用,使得城市所需的正常蔬菜要從很遠的地方運來,這就增加了流通成本。目前在油價上漲、人力成本增加的情況下,中間流通環節的價格并沒有下降,所以消費者感覺也就沒那么明顯。”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藺棟華分析認為,菜價下跌大部分會由菜農最終承受,而菜價上漲則由消費者買單。流通環節過多,每道加價10%至15%以上,價格必然翻番,有的甚至上漲數倍。
破怪圈:建立完善流通體系
4月23日,針對蔬菜品種出現“賣難”現象,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商務部已緊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采取多項措施維護菜價穩定和市場平穩運行,同時,要求商務部門與農業部門建立密切協作機制,千方百計緩解蔬菜“賣難”。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強商農合作,促進產銷銜接;二是細分產銷信息,拓寬發布渠道;三是支持菜農投保,建立救助機制。
4月23日,上海市蔬菜辦公室表示,上海已著手制訂今年“夏淡”綠葉菜成本價格保險方案,上海市級財政繼續補貼保費的50%,各區縣財政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補貼比例,投保人自繳保費比例不低于10%。
對此,宋頌興表示,中國的農戶量多,但多為散戶,因此建立完善的蔬菜市場信息系統,讓菜農掌握到蔬菜預期行情很重要。另外,中國農副產品的流通市場體系很不成熟,相關部門應該在調查分析菜價構成、分析農民生產成本的基礎上,建立完善成熟的流通市場體系,減輕種植、流通、銷售環節的成本壓力,比如降低過路費、開辦公益性菜市場、減免相關稅費等。
《國際金融報》 (2011-04-25 第01版)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