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為低收入人群提供了住宅,但政府是否考慮到這些居民一旦失業,還怎么負擔起房租呢?”來自新加坡的亞洲新聞臺駐北京分社記者陳玉櫻將話筒對準了市住建委委員、市住保辦常務副主任鄒勁松。
“北京市的住房保障體系是為被保障人群提供不間斷保障,同時實行動態的準入和補貼標準。入住公租房的市民,可以根據實際收入檔次,領取不同檔次的租金補貼。”在寒風中,鄒勁松細細介紹著。
這也意味著,如果入住公租房的市民一旦失業,其收入和家庭財產標準也符合本市的補貼政策,最高可以領取占到租金額度95%的補貼。
以即將開始搖號、陸續會有市民入住的京原路7號為例,如果一套建筑面積50平方米的房屋,每月租金為2000元。當這個家庭收入銳減到符合廉租房實物配租檔次標準時,他們可以申請每月1900元的租金補貼,每個月實際支付的租金只有100元。
現場展板上的圖表和數字,引來了攝像記者的高度關注。他們鏡頭掃描到的一組組數據,體現了北京正在擴大的住房保障供應規模。2007年至2011年,全市累計開工建設、收購各類保障性住房70余萬套,共計6000余萬平方米。通過公開搖號配租配售、棚戶區改造等多種方式,解決了近50萬戶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
“十二五”期間,全市計劃建設、收購各類保障性住房100萬套以上。2011年本市已經超額完成開工、收購各類保障房20萬套,竣工10萬套的目標。到今年10月底,本市已經累計開工、收購15.3萬套保障房,并有7.7萬套保障房基本建成。
這樣的一字一句,都被收錄在國內外記者的攝像機、錄音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