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中文字幕一Av王,91亚洲精品无码,日韩人妻有码精品专区,911亚洲精选国产青草衣衣衣

各地新聞標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滾動新聞

重大理論創新:瞭望載文闡述胡錦濤時代觀五大主張

2009-11-24 11:03

  

重大理論創新:瞭望載文闡述胡錦濤時代觀五大主張

中國日報網消息:深刻認識世界、準確把握時代,由此提出符合人類文明發展大勢、反映時代進步要求、實現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內外政策,是中國共產黨六十年治國理政的重要經驗。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繼承發展我們黨關于時代問題的基本戰略思想,科學判斷時代條件的發展變化,創造性地提出了順應歷史潮流、應對時代問題、引領時代前進的關于時代問題的基本觀點。

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繼承發展中國共產黨人關于時代問題的基本戰略思想,科學判斷時代條件的發展變化,創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體現時代潮流、推動時代發展、引領時代前進的關于時代問題的基本看法。胡錦濤的時代觀集中體現了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共產黨在時代問題上的重大理論創新,主要包括深刻變革論、和諧世界論、共同發展論、共擔責任論和積極參與論五個方面內容。

深刻變革論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革”,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

深刻認識時代條件,正確把握時代發展,對時代特征作出總體判斷和科學概括,是胡錦濤的時代觀回答的首要問題。胡錦濤認為:“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革”,“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

當今國際關系、國際格局、國際秩序正處在新一輪調整變化之中。國際形勢繼續發生復雜深刻變化,一系列重大事件“帶來的國際經濟政治格局演變十分深刻復雜”,“世界多極化前景更加明朗”。一方面,中印等發展中大國興起,發展中大國的群體性興起正在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重要趨勢;另一方面,發達國家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領先的格局沒有改變,發達國家不僅竭力維護和擴大于他們有利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還千方百計圖謀取得更大的政治經濟利益,在國際事務中仍處于重要地位。

科技成為推動時代進步的決定性因素。

以信息科學、生命科學為標志的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不僅給世界生產力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推動,而且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等各領域產生廣泛影響,引起了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未來科學技術引發的重大創新將會推動世界范圍內生產力、生產方式以及人們生活方式進一步發生深刻變革,必然對世界經濟、科技發展和國際綜合國力競爭帶來重大影響。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戰略高技術正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

政治上,一方面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國際關系民主化不斷推進;另一方面,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發展新表現,國際力量對比呈現北強南弱、西強東弱的基本態勢。經濟上,一方面,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新興產業、知識經濟方興未艾,世界生產力顯著提高;另一方面,全球化在當今的發展使全球性經濟發展失衡更加嚴重,發展中國家在激烈的國際經濟科技競爭中總體上處于不利地位,面臨著發達國家經濟科技占優勢的巨大壓力。文化上,一方面,不同文明互相認同感得到增強,國際文化合作日益拓展;另一方面,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交鋒深刻復雜,西方國家加緊向全世界推銷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發展模式,策動形形色色的“顏色革命”。安全上,一方面,和平與發展大局總體穩定,國際安全合作日趨加強;另一方面,局部沖突和戰爭不斷,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一些熱點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胡錦濤強調:新挑戰新威脅在增加,我們應該嚴肅地思考如何更好地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嚴肅地思考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

深刻變革論全面把握當今世界歷史性變革的脈動,科學判斷時代發展特征和趨勢,提出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要正確把握人類發展方向這個現實大課題。

和諧世界論

求和平、促發展、謀合作,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國際社會要“努力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求和平、促發展、謀合作,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在當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國積極謀求快速發展。和平、合作、發展匯成時代洪流,推動人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進步。胡錦濤洞察這一歷史潮流,指出:“盡管地區動蕩不斷、局部沖突時有發展,但各國更加重視對話合作,更加重視談判解決爭端”;“盡管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國際關系民主化尚未實現,但對話交流、和睦相處已成為國際關系的主流,各國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日益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共識”;“盡管世界發展還很不平衡、貧窮和饑餓仍在不少國家肆虐,但國際社會已經制定了減少貧困、促進發展的目標,加強合作、共同發展日益成為各國的普遍選擇”。他的論斷是:“盡管當今世界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矛盾和沖突,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有所增加,但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要和平、國家要發展、人民要合作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應更加重視和諧,強調和諧,促進和諧。”

胡錦濤認為,和平、發展、合作的歷史潮流為實現各國人民和平共處、和諧共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建設和諧世界具備了客觀現實可能性;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條件下,“努力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福祉”,是實現世界安全穩定繁榮的必由之路,“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2003年5月28日,胡錦濤訪問俄羅斯期間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演講,指出:為著“實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榮”,國際社會要通力合作,不懈努力,建設和諧世界。這是胡錦濤第一次提出建設和諧世界的戰略主張。此后,胡錦濤在時代的理論和實踐中逐漸完善了這一重大戰略思想。

建設和諧世界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環保等各個方面。

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經濟上,要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文化上,要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安全上,要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環保上,要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建設和諧世界思想抓住和平、發展、合作時代這一歷史契機,以“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妥善應對各種矛盾和挑戰,為世界開太平,為各國創繁榮,推動人類社會更好地向前發展”為崇高使命,是對人類傳統和諧思想的重大繼承和弘揚,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國際戰略理論的劃時代發展。建設和諧世界思想是胡錦濤時代觀的核心內涵。

共同發展論

國與國之間“利益交融、休戚與共”,必須樹立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時代思維,“更加注重交流合作、相互借鑒,更加注重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戰后以來,發展作為推動經濟增長、解決社會矛盾和難題的有效途徑和手段被擺在了各國政務國務的突出位置。然而,世界發展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發展之謎”亟待被揭開。胡錦濤從“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繁榮”這個要害和根本出發,主張各國超越傳統觀念,樹立與時代變革相適應的新的時代思維,其精義是“更加注重交流合作、相互借鑒,更加注重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國與國相互依存日益緊密,形成了“利益交融、休戚與共的局面”。

當今時代,更加廣泛的國際合作和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并存。各種形式的國際經濟政策協調對話廣泛展開,區域跨區域次區域的雙邊多邊合作進一步深化,多邊機制作用明顯上升。國際產業轉移繼續加快,跨國投資并購活動更加活躍,以專業化分工為基礎的全球生產體系不斷發展。“全球經濟已經成為一個有機互動的整體”。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發展應該通過互利合作來實現。”

經濟全球化飛速發展及其結果,使信息、觀念、人、資源、資本和產品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和容量在全球范圍內流動起來;同時經濟全球化也愈來愈深刻地影響著全球各個角落的人們和國家認識世界及其與世界相處的方式。著眼于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發展越來越呈現出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系統效應,胡錦濤指出“在人類漫長的發展史上,各國人民的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休戚與共”,“我們的正確選擇只能是推進合作共贏”。合作共贏要堅持以下基本原則: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要堅持把維護和發展共同利益作為合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各國比較優勢,努力拓展發展空間,促進共同發展;要互利互惠、取長補短,不斷擴大各方共同利益匯合點,創新合作方式,拓寬合作領域,豐富合作內容;要在合作中照顧彼此正當關切,努力實現互利共贏。

牢固樹立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時代思維。

胡錦濤主張“用更全面的觀點看待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以寬廣深邃的戰略眼光、以互利共贏的時代思維”審視和處理國家關系。國與國之間“應該客觀認識和正確對待對方的發展,相互視為合作雙贏的伙伴,而不是零和競爭的對手;相互支持對方和平發展”。要加強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的對話,增加發展中國家在對話形式、議題設定、對話成果等方面的發言權,建立平等、互利、共贏的新型全球發展伙伴關系。發達國家要切實幫助和支持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從體制機制等基礎問題入手,改革和完善國際經濟、貿易、金融體制,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經濟體系、建設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體系、建設公正合理的國際貿易體系、建設公平有效的全球發展體系;要在減免債務、開放市場、轉讓技術等方面兌現承諾、付諸行動。發展中國家間要促進合作,不斷拓展經貿合作領域,促進合作方式多樣化,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提倡互尊互鑒,維護世界多樣性和發展模式多樣化。

胡錦濤認為,“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必須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結合自身實際、結合時代條件變化不斷探索和完善適合本國情況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深化發展背景下,維護世界多樣性和發展模式多樣性對于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應當倡導開放和兼容并蓄的文明觀,“尊重各自選擇的發展道路,相互交流發展經驗,彼此借鑒發展模式”。

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強勁發展吸引了世界眾多的目光。世界驚訝于這一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如此大規模人群在如此長的時期內保持如此高速、持續的增長”的中國經濟奇跡。與之相伴,各種版本的“中國威脅論”也不時泛起。胡錦濤深入思考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關系問題。他說:在世界對中國發展越來越關注的同時,“中國也在思考一個重要問題,這就是:如何通過自身的發展,繼續為促進地區和世界的共同繁榮作出貢獻。”中國的發展戰略選擇是: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發展帶來的機遇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胡錦濤指出:這個戰略選擇,立足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堅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贏戰略:中國致力于推動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以自己的發展促進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擴大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在實現本國發展的同時兼顧對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正當關切;中國堅持按照通行的國際經貿規則,擴大市場準入,依法保護合作者權益;中國支持國際社會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改善民生,縮小南北差距;中國倡導和支持改革、完善國際貿易和金融體制、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堅持通過磋商協作妥善處理經貿摩擦。

共同發展論抓住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繁榮這個關鍵問題,揭示了人類社會走向開放和整體發展的趨勢,深刻闡明當今時代條件下各國實現發展繁榮的內在一致性。既維護國家利益至上原則,又大力提倡兼顧共同利益,為破解當今時代“發展之謎”指明了方向。

共擔責任論

國際社會應樹立共同責任意識,從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高度多方入手,統籌兼顧,“攜手應對”全球性重大挑戰和威脅

冷戰結束后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浪潮洶涌澎湃,人類交往的時空約束被徹底打破,地球村意識廣泛傳播。與此同時,人類社會也愈加深重地承受著全球化異化帶來的災害性后果。進入新世紀以來,金融危機、能源資源問題、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公共衛生、重大自然災害等各類全球性重大挑戰和威脅凸顯,嚴重影響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2008年4月美國次貸風波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因全球經濟金融深度融合而迅速發展為自1929年以來全球經歷的最嚴重最具破壞力和影響的金融危機。2009年春墨西哥和美國又發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大洲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造成全球性“流感大流行”。世界銀行發布報告預測,甲感疫情可能造成的全球GDP損失范圍在0.7%~4.8%。正是鑒于種種風險莫測,經濟全球化快速進程中的現代社會又被稱為“全球風險社會”。應對全球性重大挑戰和威脅,胡錦濤主張,各國應該從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高度,用相互聯系的眼光看待和應對全球性重大挑戰和威脅,樹立共同責任意識,多方入手,統籌兼顧,“攜手應對”。

解決全球性挑戰和威脅的出路在于國際社會加強合作。

應對全球性重大挑戰和威脅,攸關各國國計民生,對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各國共同發展“至關重要”,要努力維護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和威脅的良好政治環境。各國應該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分歧和矛盾;要互利合作,建立健全多邊國際合作機制;合作要體現公正公平,統籌考慮各國發展階段、國情、能力;應該發揮聯合國及相關國際組織的作用。要重視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加強能力建設。要特別關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貧困國家狀況,真誠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堅持“各方遵守責任共擔原則”。

胡錦濤認為,妥善應對全球性重大挑戰和威脅,“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責任”。應對氣候變化,主張要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的主渠道地位,相關國際合作應該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國家應該正視自己的歷史責任和當前人均排放高的現實,嚴格履行《京都議定書》確定的減排目標,繼續承擔中期大幅量化減排義務;未批準議定書的發達國家也要作出可比性貢獻;發展中國家應該根據國情,在發達國家資金和轉讓技術的支持下,盡可能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努力適應氣候變化。建立有效的資金機制,發達國家應承擔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持的責任;通過有效機制安排,促進環境和氣候友好型技術向發展中國家推廣、普及、轉讓,提高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關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胡錦濤提出,主要發達經濟體應該承擔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實施有利于本國和世界經濟金融穩定和發展的宏觀經濟政策,積極穩定自身和國際金融市場,維護投資者利益,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同時,各國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落實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深化國際金融監管合作,共同推動世界經濟復蘇。要強化企業特別是跨國企業的全球責任。

共同促進世界協調持續發展。

胡錦濤認為,全球性挑戰和威脅從根本上講是發展問題,要兼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需求,加強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促進世界經濟協調持續發展。倡導包容性增長,推動平衡增長。強調:沒有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應對全球性挑戰和威脅的努力“就是無本之木”。國際社會應該把推動發展中國家發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加以落實,使發展中國家形成自我發展、可持續發展和抗風險能力。要著眼長遠、統籌兼顧,妥善處理影響發展的突出問題,特別是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公共衛生安全這些關系世界各國人民的福祉和整體利益的全球性問題,不能顧此失彼。

胡錦濤主張,應對全球性重大威脅和挑戰,發展中國家要發揮與其地位相適應的作用,“共同努力,承擔應盡責任”。胡錦濤強調,中國是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始終積極參與應對全球性挑戰和威脅的國際合作。在應對氣候變化上,中國政府始終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制定和公布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強力推進綠色增長。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國高度重視保增長與調結構的有機結合,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毫不松懈地開展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同時,中國政府堅持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積極主動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合作,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在已實施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刺激經濟計劃中,中國遵守世界貿易組織相關規定,平等對待國內外產品,為外國企業提供大量商機;2009年以來,中國還先后組織多個投資貿易促進團赴歐美,擴大對相關國家的進口和投資貿易合作,以實際行動表明中國承擔力所能及責任的鮮明立場,贏得廣泛贊譽。

共擔責任論從人類整體利益和共同命運出發,積極探索促進世界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途徑新舉措,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應對和化解全球性重大挑戰和威脅的正確原則和方法。特別是其中關于發展中國家要“承擔應盡責任”的思想,是正確把握當今時代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增強、在國際政治經濟領域影響和作用越來越大的趨勢上提出的科學論斷。這一思想的提出及其實踐顯示了發展中國家全球責任意識的覺醒,有利于推動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使國際格局和國際秩序朝著更加積極和合理的方向演進。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中國在線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663、8488356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