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報道:2011年年初,北京的交通擁堵讓其成為了全國乃至世界關注的焦點。然而,這樣的問題也漸漸蔓延到了中國的很多二線城市。
在位于中國東部的安徽省合肥市,走在路上,你時不時可以看到一位優雅得體的年輕女子坐在一輛破舊的摩托車上。騎車的人不是衣冠楚楚的年輕男子,而是穿著簡陋并戴著頭盔的騎手大叔。別覺得奇怪,因為她很可能只是實在打不到出租車了。
當一線城市不斷被交通擁堵困擾,合肥一直被人們認為是一個適合居住的二線城市。中國科學院統計數據顯示,北京的平均上班時間為52分鐘,而在合肥的上班時間是28分鐘。這讓很多人感覺到在當地生活的便利。
然而,在這座二線省會城市迅速發展的近些年里,這個城市的交通問題也在日益顯現。“打車難,公交車太擠,堵車太嚴重”已經成為當地人出行不可避免的問題。于是,非法運營,快速穿行于擁堵交通的“摩的”開始成為人們出行的一種選擇。
31歲的盧宇是安徽蚌埠的一名教師。去年,他來合肥參加考試, 從合肥工業大學出來正是傍晚交通擁堵高峰期。他想打車去酒店,卻發現眼前來來往往的出租車沒有一輛是空的。倒是有不少騎摩托車頭戴頭盔的人時不時在他面前停下,問他,“走么你?”
盧宇之前也聽說過摩的,但他一直認為那只是一種廉價的出行方式,于是他干脆地拒絕說,“我打車。”
一位摩的車主聽罷沖他喊道,“你打得到才怪!”
在雨中站了二十分鐘,盧宇才發現這個車主很可能是對的。離和別人約定的時間越來越近,他只好搭一輛摩的去了酒店。
這趟摩的之行把他嚇得不輕。他后來描述說,他覺得摩托車在雨中開得飛快,一路還闖了好幾個紅燈。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這趟并不舒適的路程,價錢幾乎和乘出租車一樣。
他當時就想,不到萬不得已,再也不坐摩的了。
“我們收這個價錢是有道理的”,29歲的韓瑞開摩的已經有三年時間了,“誰都知道坐出租車舒服,但現在合肥打出租不容易。特別在上下班高峰,很多出租車都堵在路上呢。”
“所以要是趕時間,最好還是坐我們這種摩的。現在堵車越來越嚴重,但不管多么擁堵,我們都可以在車流里穿來穿去,不耽誤時間。“
按照交管部門規定,摩托車是沒有運營資格的,因此也無法統計,在合肥49707輛摩托車中有多少是摩的。但通常,摩的車主會沿路問路邊的人是否需要乘車。很多摩的上都裝有計程器,也會告訴乘客所跑的公里數,但搭車價錢多半是乘客在上車前一番討價還價商量好的。
“我們就是快!”
25歲的殷小青已經在英國倫敦生活了三年時間。不過她現在還清楚地記得四年前她的家鄉合肥的交通狀況。2007年,她在合肥一所英語培訓學校教書,正值合肥城市大建設,兩座高架橋同時在修建,另外還有一些道路也在改造中,這讓交通擁堵問題顯得十分突出。她的工作需要她經常在30分鐘內從一個教學點趕到另一個教學點,而在堵車嚴重或打不到出租車的時候,這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
幾次上課遲到后,她發現摩的是個能讓自己準時上課的好辦法。于是她干脆租了一輛摩的,留了車主電話,隨時讓車主把她從一個教學點送到另一個教學點。
“小青的這個點子讓我們覺得很特別,她每次穿得很優雅去坐摩的上課也讓我們覺得很有趣,”殷小青的同事喬靜回憶道,“有老師開玩笑說,坐摩的像黑社會女成員。不過后來我們發現這還真是個準時趕課的好方法。我現在很多同事都騎摩托車或坐摩的趕課。”
韓瑞回憶道,三年前他剛開始開摩的的時候,合肥市的摩的還沒有這么普遍,多半停在繁華擁擠的市區和商業中心。不過現在,在合肥的很多街角或小區門口都能看到等客的摩的。
“人們上下班和吃飯的時候我們最忙,”韓瑞說,“坐摩的的多半是上班快遲到了,或著急去飯店參加朋友聚會。這個點也是堵車最厲害的時候,我們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我們就是快!”
合肥的出租車司機陳金水說,自己經常被乘客催促“快點兒”。
“‘師傅快點!’是我聽得最多的話,”他說,“我們開出租的覺得很為難。路上堵得厲害,前面一大排車呢,怎么快啊?”
“這城市變化快”
陳金水開出租已經有六年多的時間了。他們一家都在合肥南邊的濱湖區長大。這片地方原來屬于合肥市郊,在2006年前后的時間被規劃建設為合肥市濱湖新區。
濱湖新區的面積大約在196平方公里,擬容納120萬人口。2006年,新區建設啟動,兩年后開始有居民入住。現在,這個區域已經發展得越來越成熟,醫院,學校,政務中心和大型超市等基礎設施都已配套齊全。
“合肥市近幾年確實變化很大,”陳金水說,“我剛開出租那會,合肥還沒有高架橋。現在都有四座了。真是很難想象如果現在還沒有高架,合肥能堵成什么樣兒。”
2006年以來,合肥市建成了許多公路下穿。眼下,合肥市還有兩座高架橋在建設中,它們的建成將更好地緩解城市交通的擁堵難題。但在合肥的金寨路高架上,每到下午5點到7點,高架橋下口的堵車依然讓很多司機心煩意亂。
“我喜歡把我車上的廣播調到故事頻道,”陳金水說,“這樣堵車的時候乘客就能聽聽故事,不至于總看著眼前的汽車長龍一動不動。每個人都趕時間去目的地,但堵起車來大家都只能干著急。”
濱湖新區離市中心距離12公里,2007年,在新區投入使用后不久,連接市中心和濱湖新區的快速公交1號線(BRT)也開始運行。如今,共有四路公交車可以到達濱湖區。去年10月起,為方便居民出行,新區內還專門開通了區內公交。
25歲的張旭在2008年入住濱湖。
“那時候的快速公交1號線并不擁擠。”她說。
如今,1號線和合肥市其他公交一樣擁擠。5月的一個周六下午,在市中心快速公交1號線站臺候車的乘客一直蔓延到站臺天橋,站滿了整個樓梯。排在后面的乘客得等一兩趟車才能擠得上車。
“Think ahead”
合肥市政府也發現,如今合肥的交通問題已經和北京等大城市曾經面臨的問題越來越相似。
不久前召開的合肥兩會中,有不少代表的提案都涉及到了交通問題。
合肥市政協委員江洪瀏提到,有效控制私家車保有量并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可以緩解合肥面臨的交通問題。
“大城市在交通問題出現以后才開始尋求解決辦法,”她在接受一家安徽媒體采訪時說,“我認為發展中的合肥應該提前思考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安徽的汽車銷量雖然還在增長,但速度不比往年那么快。安徽省統計局資料顯示,安徽省今年一季度汽車銷量增長了16.5%,但增幅與去年同期相比回落32.2%。
“我是2008年買車的,”張旭說,“不過現在高峰期也不愿意開車了。堵車是個煩心事兒,加上一小時5塊錢的停車費和費勁找地方停車,好像讓開車變得沒有我想象中那么便捷。”
摩的的風險
很多坐過摩的的人都表示,雖然很便捷,但它的急速行駛和違反交通規則讓他們感到害怕。
韓瑞開摩的一個月能掙2000多元,但他也知道干這一行的風險。因此,他和很多同行都會戴頭盔行駛,并且建議乘客也戴上。
“摩托車還是比汽車危險些的,”他說。
在合肥市去年發生的677起涉及摩托車駕駛的交通事故中共有300人死亡。而在今年1到4月,由出租車引起的交通事故是8起,其中一人死亡,9人受傷。
就在一周前的5月27日晚上,在合肥市又發生了一起摩的駕駛引起的交通事故。22歲女孩李靜當晚乘坐的摩的因為急速行駛中撞到了路邊翹起的窨井蓋而被甩出十幾米遠,一周都處于昏迷狀態。
“摩托車一直是我們管理的重點,”合肥市交警支隊的芮峰說,“我們每周都會重點治理不同的交通問題,但摩的從來都是治理重點。很多人坐摩的是為了避免堵車,求速度。其實摩的的種種不規范駕駛反而讓城市的交通擁堵更加嚴重。”
英文原文請見:
http://yibaidns.com/china/2011-06/08/content_12654477.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張玥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