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終歸是替代不了法律的。在陸俊、黃俊杰、周偉新、萬大雪4個“黑哨”的判罰結果出來后,網友幾乎是一邊倒地認為判輕了。當年受賄37萬元就被判10年并死在獄中的龔建平,如有在天之靈,想必亦無法安息。
但法院既然如此判罰,自然有其量刑依據。在非國家公務人員受賄罪應判處5年以上、15年以下的刑期內,法官也算是依法辦事。
更重要的是,5年也好,10年也罷,即使是判了上限15年,也不過是幾個涉案人員在為自己曾犯下的罪孽“買單”。威懾力肯定有,但能持續多久,輻射多遠,其實在現實中已經找到了答案。
在判決前一晚剛剛打完常規賽的CBA聯賽,絲毫看不出“被威懾”的痕跡。在異常火爆的本賽季,幾乎每輪比賽都會出現爭議性判罰,有些明目張膽的誤判,不要說球員和教練會急眼,普通的中立觀眾也難免搖頭苦笑。而中國籃協給裁判罩上的“零容忍”保護傘,跟當年的足協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的環境“孕育”出幾個陸俊、黃俊杰,真不是什么費勁的事兒。
同樣的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同樣的監管合一,同樣的做派,同樣的誘惑,不知道有什么理由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其實不要說籃球,就連中國足球本身也沒有讓人瞧出太多的不同。
譬如足協上周召開的著名的特別大會。足管中心主任、副主任一邊說著管辦分離,一邊又全票當選足協副主席,其中一人還身兼四職,比南勇、謝亞龍和楊一民當年的職務還多。最可笑的是,山東魯能、青島中能、長春亞泰3支在反賭案中涉嫌行賄的俱樂部,居然堂而皇之地當選為新成立的職業聯賽理事會執委,占據了中超5個席位中的3席。以致于在念出某俱樂部的名字時,不少“明知來作秀,還要來作秀”的與會代表,也忍不住笑出聲來,低嘆一句“某黑”。
曾經的幾位金哨終于敵不過天網恢恢,但曾經的8支中超涉案俱樂部,或許就真的能“法不責眾”。用罰金和罰分來替代降級的說法,早已在圈內盛囂塵上。果真如此,還有哪支俱樂部會付不起行賄的成本——尤其對那些背靠國有企業的俱樂部來說,錢和分算得了什么?!
沒有看到中國足球就此職業化的可能,沒有看到體育法的完善以及空白的填補,沒有看到中國足球圈的自省,更不要說行規的有律可循、監管的行之有效。反倒是足管中心、足協、理事會、中超公司的混沌不清,讓中國足球仍然看似一灘渾水。
跟過去告別的最好方式從來不是“抽刀斷水”,過于急迫地撇清關系而非“斬草除根”,只會為下一輪的“春風吹又生”埋下伏筆。
一場“反賭運動”過后,“進去”了一些人,處罰了幾支俱樂部,然后橋歸橋,路歸路,司法歸司法,足球歸足球,徒留一地雞毛。
涉案人的刑罰終歸有期,但中國足球的未來仍然遙遙無期。
來源:中國青年報(曹競)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