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對白: There it is! Ellie, it's so beautiful! We made it! Russell, we can float right over there. Climb up, climb up!
中國古代的飛天夢想
搭乘飛屋就能環(huán)游世界……飛天一直是人類的一大夢想,而在中國古代,人們也通過各種形式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表達了自己的飛天夢想。
嫦娥奔月
中國神話中有許多關于飛行的故事。無論是女媧補天,還是嫦娥奔月,都體現(xiàn)了人們對于飛行的渴望。
風箏——最早的重于空氣的“飛行器”
風箏的發(fā)明,大約有2000年的歷史了。相傳,風箏是楚漢相爭時大將韓信發(fā)明的。關于這一點在史料中也有記載。唐代趙昕在《息燈鷂文》中說:“我聞淮陰侯巧制,事啟漢邦。楚歌云上,或云子房。”淮陰侯就是指韓信。韓信把項羽圍困在垓下,制成風箏,叫身材輕盈的張良坐在風箏上,高唱楚歌,楚歌飄進了大營。韓信發(fā)明風箏是可能的,但是能載人,卻不大可信。
風箏以軍事應用為主,到宋朝發(fā)展為一種玩具,傳入西方以后,曾對近代航空的發(fā)展和飛機的發(fā)明具有一定的啟迪作用。許多人利用風箏進行實驗,借以解決空氣動力學問題。
孔明燈——熱氣球的先祖
人類首次升空飛行是借助熱氣球實現(xiàn)的,這是西方的功勞,但是首次試飛成功的熱氣球卻在中國。這種熱氣球就是中國早已有之的孔明燈。孔明燈的稱謂很多,有飛燈,天燈、云燈等。蘇聯(lián)在1947年出版的《航空技術基礎》中說:“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已經知道了獲得升力的氣球原理。1306年,在中國宮廷過節(jié)時,便放出裝有熱煙的氣球。”
火箭——現(xiàn)代火箭的雛形
“火箭”一詞根據(jù)古書記載,最早出現(xiàn)在公元3世紀的三國時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當時在敵我雙方的交戰(zhàn)中,人們把一種頭部帶有易燃物、點燃后射向敵方、飛行時帶火的箭叫做火箭。這是一種用來火攻的武器,實質上只不過是一種帶“火”的箭,在含義上與我們現(xiàn)在所稱的火箭相差甚遠。唐代發(fā)明火藥之后,到了宋代,人們把裝有火藥的筒綁在箭桿上,或在箭桿內裝上火藥,點燃引火線后射出去,箭在飛行中借助火藥燃燒向后噴火所產生的反作用力使箭飛得更遠,人們又把這種噴火的箭叫做火箭。這種向后噴火、利用反作用力助推的箭,已具有現(xiàn)代火箭的雛形,可以稱之為原始的固體火箭。后來,直到1958年,中國才造出第一支現(xiàn)代火箭。
中國第一個“飛天”的人
20世紀70年代,月球上的一座環(huán)形山體被國際天文聯(lián)合會命名為“萬戶”,為紀念第一個試圖利用火箭作飛行的人。這是一個中國人的名字。600多年前,明朝一位名叫萬戶的官員按照好友班背留下的《火箭書》造出了各種各樣的火箭,然后畫出“飛鳥”的圖形,令眾匠人按圖趕制。
試飛時,萬戶兩手各持一只大風箏,將自己綁在椅子上,椅背上綁著47枚自制“火箭”,點燃后沖天而起,不久“飛鳥”翻滾著摔在山腳下……這個中國人雖然未能如愿,被摔得粉身碎骨,但他卻成就了這個星球上開天辟地的壯舉——第一個飛天的人。
考考你
1. 我們成功了!
2. 大老遠跑來就被困在這些巖石上?
3. 在氣球泄氣之前我們最多有三天時間。
4. 老天!去樹叢里解決吧。
Up 《飛屋環(huán)游記》精講之一參考答案
1. Sure. Take all the time you need, sir.
2. We are on our way, Ellie.
3. Don't touch that! You'll soil it.
4. Ooo, is this how you steer your house?
精彩對白: There it is! Ellie, it's so beautiful! We made it! Russell, we can float right over there. Climb up, climb up!
(英語點津 Julie編輯)
點擊進入更多精彩電影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