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早報》1月20日文章,原題:中國崛起并非1914年的回響
新年伊始,一些歷史學家和評論家提出各種與1914年的大膽比較,并描繪出一個瀕臨戰爭的世界。美國或許像1914年的英國,中國與當時的德國一樣是崛起大國,但除此之外,包括出現最強大國家迅速走向戰爭的跡象等說法,都經不起推敲。
?在諸多與1914年的不同中,其中一點是當時的幾位(歐洲)領導人迫切希望戰爭到來,他們都傲慢地以為,本國能在數月內打贏。在當今的核世界中,并不存在這種天真的迫不及待。
?牛津大學教授瑪格麗特·麥克米倫認為,中日兩國為釣魚島磨刀霍霍,這種民族主義顯然與一個世紀前的歐洲相似。但今日亞洲不是昔日歐洲。百年前的德國由一個皇帝和少數軍人統治,他們向民眾煽動好戰的民族主義。中國文職領導人卻普遍選擇限制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最強烈的網民的行為。
?與將巴爾干戰爭演化為歐洲災難的德國不同,中國領導層并非不顧一切地推行擴張主義。美國可能被拖入東亞沖突,但中國不會再代表朝鮮與超級大國開戰。與20世紀初歐洲內部認為各自的結盟體系更占上風不同,至少當今中國不認為存在這種均勢。
?近來,美國學者沃爾特·拉塞爾·米德將中、俄和伊朗比作1914年的同盟國。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除三國未簽署軍事同盟協定外,當時的德國尋求推翻有300年歷史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而中國支持其并未參與創建的體系。
?不過,的確有一個一戰的回響,即激勵今日中國追求外交目標的因素。作為一個曾自認為位于世界中心的驕傲民眾,中國經歷了一個世紀不平等條約帶來的屈辱,包括結束一戰的《凡爾賽和約》。但作為一戰戰勝國,中國一無所獲,僅得到一個教訓——要自強。
?與其生硬地將各個國家“對號入座”,不如承認當今中國與歷史所展現的并不相像。如果有人不這么做,那么他的意圖或許只是試圖兜售自己寫的書。
(來源:環球網 編輯:黨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