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解放軍裝備的北斗手持機
標準化、模塊化、可擴展、可重構的機載實時信號處理系統,使我國在該領域達到國際水平;首顆軍用北斗二代基帶處理芯片的流片,實現了我國北斗二代系統“中國芯”的重大突破;我軍第一部北斗二代手持基本型用戶機定型,實現批量裝備……
對于這些科研成果,劉峰總是試圖用最通俗的語言解釋清楚,但是其中的原理又不是一下子能說明白。這是劉峰最近的一個苦惱。
劉峰,北京理工大學雷達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北京理工雷科電子信息技術公司總經理,剛剛獲得了第1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稱號。
一項產品提高一個領域技術水平做為1995級通信專業的學生,劉峰的本科畢業設計很前沿:設計基于網絡的IP電話。不過,學了4年通信,他還是想從事與軍事有關的雷達研究,這是在革命老區——沂蒙山區長大的劉峰從小的夢想。
于是,保研時他說服老師,“放”他去了雷達專業碩博連讀。從此,他加入了毛二可院士的創新團隊,師從著名的龍騰教授。毛二可教授是我國雷達、信息處理領域造詣最高的專家之一。
“通用雷達信號處理機的架構”是劉峰的博士論文題目。十幾年前我國機載雷達都是定制化的,技術落后,而且兼容性和擴展性都不好。不僅研發周期長,而且成本高,有時研發立項時先進,但是等樣機做出來,這個技術已經落后了。
因此,劉峰的目標就是做一種標準化、模塊化的,可擴展、可重構,可滿足不同應用需求,并使原來的研制周期大大縮短,成本降低。
2004年博士畢業時,劉峰本來可以去一些大公司,拿二三十萬元的年薪,但是他想把一套剛做完一輪樣機的信號處理系統持續做下去,讓技術服務于國防,讓更多的裝備能用上。于是,他選擇了留校任教。
2004年8月,博士剛畢業,劉峰開始和合肥一家研究所合作,他和同事帶著樣機在運輸機上飛了十幾個架次。當時的機型是老式的運7、運12,機況不好封閉性差,飛行到幾千米以上,人就會缺氧嘔吐眩暈。這對于沒有受過飛行訓練的劉峰和同事來說確實是個難關。
當時,所做的實驗是合成孔徑雷達(SAR)實時成像處理,以前的記錄儀都是飛完之后到下面處理。這之前,全國僅有一兩個單位做過在飛行時雷達設備實時處理。這次實地測試的成功,意味著這家研究所的技術一下子上升到國內領先地位。
之后劉峰和同事又上機實時測試了兩個月,這套系統技術上更成熟了。
據劉峰統計,到了2007、2008年,國內有十幾家做SAR的單位,都是由劉峰的團隊提供技術支持。技術攻關、技術管理、市場開拓,劉峰都參與主持。這一系列成果,獲得了2011年國家發明二等獎,經濟價值很高。目前劉峰所領導公司的主要經營收入與此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