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為歐債危機開“新藥方” 效果有待檢驗
面對要求促進經濟增長的龐大壓力,德國聯邦總理府日前提出了一個“六點增長計劃”,核心內容是要求歐元區陷入危機的國家按照德國模式實行勞動力市場改革,并建議在這些國家建立中國式的“經濟特區”以吸引投資。
拋開德國勞動力市場模式在南歐高負債國家能否行得通暫且不論,單是在法國就很不受歡迎。法國新任總統奧朗德已經明確表示,法國的退休年齡不變,仍維持在60周歲。而德國已經通過法律將法定的65周歲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到不了這一年齡退休的,按提前退休的年份多少扣除一部分養老金。
可以說,德國近幾年經濟競爭力的提高是以犧牲一部分勞動者福利為代價的。因為面對新興市場國家的興起和大量商品的涌入,要想保住自己的工業崗位,辦法只有一個,即降低商品的成本。為此,德國取消了很多福利待遇,包括法律上對解除勞動合同的一些保護,使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成本低于從前。
歐債危機爆發后,德國拿出巨款援助陷于困境的國家,同時提出了必須遵循財政緊縮方針的條件和要求。站在德國的角度看,這屬于合理的要求,但從被援助者的立場出發,他們感到失去了尊嚴或主權。對德國的頤指氣使感到不舒服,甚至對過于苛刻的援助條件感到怒火沖天。西班牙的示威游行和希臘發生的幾次騷亂就可證明這一點。
本來,默克爾總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達成的“財政契約”已使動蕩的金融市場獲得了喘息之機,但是,一股新的浪潮又接踵而至,要求松動財政緊縮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的呼聲突起。這就是以法國總統奧朗德為代表、得到意大利和希臘等國支持的主張。更重要的是,其刺激經濟增長的要求得到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美國等大國的支持,默克爾陷入了孤立。
這一主張要求發行歐元債券,以降低高負債國家的融資成本,同時為基礎設施建設籌資,認為這更容易讓歐洲走出債務危機。問題是一旦發行歐元債券,不僅會增加德國國債的融資成本,德國還要為其他國家的債務承擔風險,同時好不容易達成的“財政契約”將面臨破產的危險。
與此同時,默克爾面臨的不僅是國際壓力,還有來自國內社民黨的壓力和挑戰。社民黨明確提出,不增加刺激經濟增長的內容或方案,就拒絕在議會對默克爾的“財政契約”投贊成票。如此,需要三分之二多數票才能通過的“財政契約”就將面臨流產風險。
有鑒于此,默克爾不得不表明立場,提出了一個“六點增長計劃”,這既是為了爭取反對黨的支持,同時也是為了贏得包括歐元區國家在內的國際社會的理解與合作。這就是德國反對發行歐元債券,但不反對出臺刺激經濟增長的最新政策。不過德國提出的這一政策仍以緊縮財政為前提,同時要求改革歐洲的勞動力市場,設立經濟特區,以幫助南歐國家渡過難關。
顯然,默克爾政府認為,這是最為穩妥的刺激經濟增長方案,不過其內容更多地照顧了德國的利益,而沒有考慮到其他國家的感受。比如,按照德國二元模式為其他國家培養勞動力,這種培訓是要花錢的,德國可以從中贏利,從而增加德國的工作機會。設立經濟特區,最終得到稅收優惠的也大多是德國的公司或企業,因為德國的競爭力更強些,更容易中標。
可以說,被稱為“新藥方”的六點增長計劃只是對當前歐洲乃至世界要求刺激經濟增長呼聲的回應,甚至可以說是德國被迫作出的反應。這一方案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空間。德國媒體在報道時也承認,這只是聯邦總理府的第一版方案,第二版本正在醞釀和籌劃中。除了總理府的方案外,德國還有聯邦經濟部和外交部刺激歐洲經濟增長的方案。
作為對德國政府方案的補充或替代方案,在社會上享有極高聲譽的德國五賢人委員會也拿出了一個解決歐債危機的一攬子計劃。總起來說,各種計劃和方案都有其長處,待將這些方案的長處匯集之后,還會有新的方案出臺。就像德國人自己說的,硬幣的一面是財政契約,另一面是增長方案。實際上,也就是要在財政緊縮和經濟增長之間尋求一種新的平衡。
默克爾的新藥方不是解決歐債危機和保衛歐元的最終方案,各方還需要妥協與讓步才能拿出解決辦法。至于法國將會作出怎樣的妥協和讓步,以及希臘是否愿意并能夠留在歐元區,人們只能繼續等待事態的發展,只有在法國議會選舉和希臘大選之后,人們才會重新出牌。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王菁)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