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亞洲不安定因素
朝核問題
周牧之:西原先生的想法我認為跟加藤先生的藍圖還是很接近的。
然而無論是聯合體也好,還是一體化也好,亞洲的未來都取決于如何消除不安定因素,建立互信機制。
我大學時是學系統工程的,系統工程最重要的是如何去除雜音,維護一個系統。讓系統安定運行需要有一個負反饋的機制,把干擾系統的雜音降到最小限度或消除。但與此同時還有一個正反饋的概念,就是將原先很小的雜音放大,最后導致系統崩潰。所以系統工程說到底就是一句話,怎樣建立負反饋機制,消除雜音安定系統。
我們知道,朝鮮問題是東亞地區一個很大的不安定因素,按系統工程來講是一個雜音,有可能使我們這個地區更不安定。但你也可以建立超國家的負反饋機制,通過處理朝鮮問題使這個地區更加安定。中谷先生說過六方會談很可能成為東亞安全保障機制,就請中谷先生把這個事情講得更具體一點。
中谷元:有關東亞安全保障的問題,中國主辦了五次六方會談,在第四次會談時達成聯合聲明。但美國主張朝鮮先棄核然后再驗證,而朝鮮說如果先驗證才放棄核,到底哪個先做并沒有達成一致。之后又發生了一系列事件,朝鮮的態度也變得很強硬,能夠緩解這種狀況的首先是中國。在某種意義上說,六方會談將成為東亞安全保障的核心,期待中國在這方面多做努力。
加藤紘一:每個國家都在走各自的發展道路,像王先生說的那樣,只建立一個協商體制到底可不可行,我們必須好好想一想。另外,如果我們近鄰中有像朝鮮那樣貧困而又面臨外界外交壓力的國家,我們應該努力讓他加入國際社會。
中谷元:朝鮮是否擁有核,這是將來安全保障問題的一個分歧點。如果朝鮮有核而日本不擁有核,日本就要加強跟美國的安全保障合作,日益脫離亞洲。另外,日本可能會出現也應該擁有核、應該加強軍事力量的議論。因此為了保證亞洲的安定,中國需要努力促使朝鮮核問題放到六方會談上來討論。
徐輝:我們的討論越來越涉及實質問題,越來越坦率。我這里也提一個問題,不管印度、中國還是朝鮮面臨什么具體問題,他們也需要生存,希望達到日本人那樣的生活水平,但又沒有先進技術。
而這恰恰給日本提供了一個合作的契機。日本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先行一步,從西方學了很多技術和管理模式,并打入了包括整個亞洲在內的世界市場。日本在發展過程中從這些發展中國家獲益,現在有責任來回饋這些國家,由日本提供技術和合作,幫助這些國家共同發展。
我覺得這是日本對亞洲對世界做出的貢獻,這樣做會帶來和平,帶來大家能夠接受的亞洲共榮和繁榮。這正好強化了我的一個觀點,如何轉化沖突和危機,使壞事變成好事。
說到朝核問題,我覺得能把它變成中日合作的契機,變成中美相互增進了解、增進友誼的契機,變成整個東北亞日韓中三國合作的契機。其中關鍵在于采取什么途徑來解決問題,是采取傳統的以強欺弱的強制外交方式,還是采取合作的方式?冷戰結束后的歷史表明,美國在很多問題上都采取了強制外交方式,但都導致了戰爭和武力沖突,所以說這種做法是不符合時代潮流的。
戰后50年,日本是和平國家,發展經濟走民主化道路,從來不采取強制外交方式來迫使別國讓步,這也是日本戰后被其他國家接納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朝核問題上,中國可以勸朝鮮做出讓步,同樣日本也有責任勸美國不要一味采取強制外交,而應該向日本學習走和平的道路,我覺得這是我們中日兩國應該共同做的事情。
王英凡:講到朝核問題,中日有共同利益,就是朝鮮不能搞核,必須維持東北亞和平穩定。如果六方會談最后能實現我們的目標,那么對東北亞安全來講,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能不能以六方為基礎建立一個東北亞合作機制。
如果真的通過六方會談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然后六方逐漸增加互信,那么東北亞安全就比較有保障,不僅對東亞,對整個亞洲和世界和平都是有好處的。所以為了這個目標,我們要有耐心,還要繼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