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些國際媒體正在炒作所謂“亞洲減一”,說什么中國周邊正在形成一個有著美國因素的“隱形同盟”,以抗衡中國,防止“中國侵略”。境外一些媒體還就此進行了辯論,并提出了一系列“為什么”和“中國如何應對”的問題,以及美國到底在扮演什么角色的問題。
“亞洲減一”和“隱形同盟”這兩個名詞的出現,看似新鮮,其實不過是“亞洲北約”老調在新形勢下的“變種”。
說它是“在新形勢下”,首先是因為我們的時代真的變了,時代變遷量變進程的加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驚人速度,正在改變著國際和地緣政治關系的方方面面,中美之間的關系早已不是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的關系。
第二,中國“和諧周邊”外交的“親和力”已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中國同周邊國家關系,總體上說是更加緊密了,相互的“利好機遇”是更多了。事情正像美國一家主流媒體承認的:環顧中國周邊,“沒有一個國家愿意聯美反華”。事情也正像7月下旬東盟外交部長和“10+1”(東盟與中國)等一系列會議所表明的,中國和東盟都著眼于大局,重視友好合作,并不存在子虛烏有的什么“鴻門宴”和圍攻中國的“亞洲減一”。
說它是“變種”,因為歸根到底它是冷戰思維的產物,是“亞洲北約”吹鼓手們思想的繼續,目的仍然是圖謀以某種形式圍堵和遏制中國的興起。現在冷戰思維既吃不開,也行不通,無論怎樣變,孫悟空七十二變,也逃不過二郎神的眼睛。
但這個新名詞的出現也并非偶然。有關方面各有自己的“如意算盤”。
美國的“如意算盤”,一是造成“老美不能走”的“大環境”,體現“決不做老二”的戰略;二是趁機加強對日韓等同盟國的控制,防止它們已經顯露過的離心傾向;三是防止東盟同中國走得太近,自己被“邊緣化”;四是暗中適度支持和縱容周邊中小國家與中國爭權益,鬧摩擦。手段是宣傳各種形式的“中國威脅論”,挑撥離間。中國同周邊國家一切正面和具有積極意義的往來,如越南領導人特使訪華,中印“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發展,在宣傳上它都要盡量縮小和壓低;一點小小的摩擦,甚至個別正常活動,都要放大百倍,蓄意夸大、歪曲和“引導”,造成有關國家要依靠美國“聯手制華”,以及相互“爭奪領導權”的態勢。最近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訪問印度時,敦促印度不僅要“向東看”,而且要加大努力、在范圍更廣泛的亞太地區建立領導地位,就是很好的例證。
日本既不甘心中國GDP總量超過它,更擔心真的出現“中美共治”亞太地區的局面,加之右翼冷戰思維不斷發酵,仍在圖謀建立某種形式的“和平與繁榮之弧”對付中國,甚至鼓吹日本應聯合東盟抑制所謂的中國“海洋侵略"。因此,在“隱形同盟”方面與美國配合默契,企圖趁機提升自身地位,削弱中國。
其他國家如越南和菲律賓,不同程度上都想借美國之力以狀勢,制衡中國,增加與中國討價還價的資本。個別國家的一些人甚至不顧事實,蓄意挑撥中美關系,說什么中國想取代美國在太平洋的地位。
這些“如意算盤”并非不可理解,但基本上都是一廂情愿的,不切實際。
首先,美國雖然強大,但它自己心里明白,它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超級大國了,無法我行我素,為所欲為。對中國,它是“兩面下注”。美國也有需要中國合作和支持的一面。隨著胡主席今年訪美和兩國關系新的定位(相互尊重和合作共贏的伙伴合作關系),以及兩國關于亞太事務磋商機制的建立,美國如果識時務和守信譽的話,應該對自己的政策行為有所節制和收斂,在正面下注方面多下功夫,而不是相反。
其次,更重要的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與和平發展的政策,采取睦鄰友好方針。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大幅提高,近幾年來,中國領導人在構建“和諧周邊”方面更加“給力”。在處理海洋權益方面,中國“維權”的立場是堅定的,但十分克制和實事求是,一直希望與有關國家和平談判,友好協商解決問題。有關國家在打“小算盤”時,如果以為這是中國的“軟弱”,以為中國忌憚美國,看美國的眼色行事,在“聯美”方面不斷下注,妄圖加入什么“隱形同盟”反對中國,那就錯估了形勢,誤判了中國的立場和政策,實際上是被美國“忽悠”、大錯特錯了。這既行不通,也是在玩火;既不利于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也有害于本國的根本利益。
(王嵎生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編輯:陳璐)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