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在2002年、2004年和2006年曾連續進行過三次較大規模的中日輿論調查,其中2002年的調查結論是:中國民眾對日本很少有親近感;2004年的調查結論是:中國民眾對日本的不親近感顯著增強。2006年安倍上臺并首站訪華,中日關系出現轉機,但2006年的調查結論并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而是與前兩次調查的結果呈現出非常明顯的一致,特別是通過對2004年和2006年兩次調查結果的比較,我們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結論,受到一些重要的啟示。
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
第一,三次調查結論非常明顯的一致(對日不親近),說明它真實地反映了中國民眾對日認識的現狀,是中日兩國建立戰略互惠關系必須認真面對的一個現實,應該引起兩國政治家、學者和新聞媒體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值得兩國民眾深思。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民眾對日本感到“不親近”或“很不親近”的理由首選并不是日本曾對中國的侵略,或日本與美國結盟,對中國構成威脅,更不是本人或親友與日本人之間發生過不愉快的事,而是日本至今沒有認真反省侵華歷史。針對對日“不親近”或“很不親近”的理由,2006年的調查有63.5%選擇“日本至今沒有認真反省侵華歷史”,2004年的調查也有61.7%。而兩次調查中,選擇日本曾侵略過中國的均沒有超過30%,選擇個人感情和恩怨的則只有1%左右。不難看出,中國民眾之所以對日本感到“不親近”,并不是因為日本曾侵略過中國的事實,而是日本對這一事實的態度。只要日本能認真地反省侵略歷史,不再試圖美化和翻案,不再故意篡改、淡化和模糊歷史,中國民眾就不會“揪住歷史問題的辮子”,而會采取一種朝前看的態度。
第二,中國民眾心目中的日本形象,正面負面交錯,而且正面占上風。2004年的調查結果是:櫻花(50.3%)、侵華日軍(40.3%)、富士山(40.1%)、名牌家電(27.3%)、太陽旗(24.9%);2006年的調查結果是:櫻花(53.4%)、侵華日軍(44.5%)、富士山(42.7%)、名牌家電(36.8%)、靖國神社(35.0%)。這說明盡管中日關系這幾年出現曲折,中國民眾仍能理智地看待日本,櫻花、富士山仍是中國民眾心目中日本最主要的形象。當然隨著日本右翼美化侵略和個別政要頑固堅持參拜供奉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中國民眾對侵華日軍、太陽旗、靖國神社也表現出極大的關注。另外一個細節是,2006年的調查,民眾對正負兩面的關注都有所提高,這反映了民眾對日本關注度的提高,日本的變化和中日關系的走向越來越受到民眾的關注。
第三,中國民眾對中日關系的看法,首先是對現狀(調查當時)的不滿,其次是對前景持謹慎的樂觀,最后是對發展中日關系仍充滿熱情。2004年的調查中,認為中日關系現狀不好不壞占43.8%,認為良好和不好的基本持平,均接近20%;2006年的調查中,認為中日關系現狀不好不壞的降至35.3%,認為良好的降至10.9%,而認為不好的則升到34.3%,不難看出,中國民眾對2006年9月之前的中日關系是多么的不滿和憂心。對中日關系前景的估計,持謹慎樂觀態度的人從2004年的32.7%上升到2006年的46.9%,而認為不進不退的人則從2004年的24.7%下降到2006年的16.8%,這可以看出,人們對安倍訪華后的中日關系充滿期待,但又不盲目樂觀。反映對發展中日關系充滿熱情的是調查表后面的“簡短留言”,首先2006年填寫留言的人數大大超過2004年,其次這些留言雖不乏過于偏激的言辭,但大多數仍能客觀地評價日本和中日關系,尤其是能積極為推動中日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出謀劃策。盡管他們的意見未必一致,但他們對發展中日關系的熱情卻充溢在字里行間。
我們受到的啟示:
1、培育兩國民眾的親近感,對發展中日戰略互惠關系,鞏固中日友好基礎十分重要。新聞媒體多角度客觀介紹對方,對增進兩國民眾的親近感具有重要的作用。中日兩國首腦短期內多次會晤,為改善中日關系提供了契機,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巖松看日本》為中國民眾更多更全面地了解日本提供了更直接的感官材料,希望中方的舉措能得到日本善意的回應。
2、一般民眾的直接交流對培育兩國民眾之間的親近感作用明顯。民間外交在促進中日關系發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視。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而舉辦的中日文化體育交流年自然會推動中日兩國一般民眾的直接交流,提升民間外交的廣度和深度,減緩、甚至從根本上改善兩國民眾對彼此的不親近感。
3、歷史問題必須妥善處理,在積極評價2000多年的中日友好交流史和戰后日本和平發展道路的同時,對近代中日之間不幸的歷史進行客觀的共同研究,形成共識。為此兩國決定啟動學術界的共同歷史研究項目,希望通過雙方具有代表性的學者的共同研究,達成共識,最終尋求妥善處理歷史問題的最佳辦法。
4、加強政治互信、開展全方位合作,擴大各層次交往,對中日雙方、東北亞、東亞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穩定、繁榮都具有重要意義。“和則兩利,斗則俱損”,兩國關系健康穩定的發展需要政治家、學者、媒體和一般民眾的悉心呵護。
為了充滿希望未來,讓所有關心中日關系的人們共同努力,推動中日關系良性互動,遏制破壞中日關系健康發展的言行。
(來源: 光明網 作者:李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