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中文字幕一Av王,91亚洲精品无码,日韩人妻有码精品专区,911亚洲精选国产青草衣衣衣

環球在線 >環球快訊>快訊專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記者非洲行
雄心勃勃的非洲在行動

[ 2006-10-27 16:29 ]

 

環球在線消息:在新中國和非洲外交開啟50周年之際,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前夕,半月談特派記者奔赴12個非洲國家進行采訪。萬里征程中,他們看到了、見證了———雄心勃勃的非洲在行動

拒絕丑化

當善意的人說杯子里已經有半杯水時,惡意的人會說杯子還有一半空著。談及西方媒體對非洲的報道,尼日利亞總統奧巴桑喬打了這樣一個精彩比喻。西方媒體經常唱衰非洲,如今,它們發現這個角色越來越不容易扮演了。

南非副總統普姆齊萊·姆蘭博·恩格庫卡今年6月特意到在英國舉行的國際新聞學會年會上,與西方媒體直接對話,“非洲大陸共有53個國家,2006年只有5個國家還陷入戰亂,因此不能對48個國家的和平與發展視而不見”。

事實上,出席去年國際新聞學會年會的非洲國家領導人也發出了類似的呼吁。盧旺達總統卡加梅批評西方對非洲的報道往往是歪曲的、片面的,把非洲說成是一個疾病流行、沖突頻仍和管理混亂的地區,導致全世界對非洲的印象不佳。

專家認為,西方傳媒主導的國際傳播格局是造成非洲形象不佳的主要原因。而西方媒體對非洲的負面報道,妨礙了外國對非洲的直接投資。非洲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2%,但非洲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額僅占全球總量的2%,而聯合國的數據顯示,非洲的投資回報率在全球是最高的。

長期飽受“國際形象不佳”之苦的尼日利亞甚至在2004年撥款460萬美元,發起了“尼日利亞形象工程”。盧旺達總統卡加梅則提出,要樹立“正面形象”,非洲人首先要對自己進行不遺余力的正面報道,以影響國際輿論。

加納旅游部長蘭普泰表示:“繼續抱怨西方傳媒歪曲非洲形象的做法無濟于事,我們所需要的是用自己的傳媒來講述自己的故事。”

今年6月在南非開普敦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上,與會的非洲國家領導人紛紛指出,非洲大陸,特別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長期以負面形象見諸西方國家的報端。而事實上,今天的非洲并非是一個被不幸所困擾的大陸,而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地方。非洲大陸必須重塑形象,否則其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將會化為泡影。

追求團結

加納首都阿克拉的恩克魯瑪紀念館的墻壁上,記載著恩克魯瑪的一句名言:非洲需要團結,在我們面前不僅僅是一種機遇,而是一種歷史責任。

這座紀念館是加納政府為紀念這位反殖民統治先驅而修建的。

如今的阿克拉,到處洋溢著團結的意象,最好的佐證就是加納的國旗。標志性建筑物的頂端、繁忙的漁村和街頭巷尾,都跳躍著紅黃綠的色塊,提綱挈領地昭示著加納在擺脫殖民統治后,團結一致揮別昨天的歷史。

團結,同樣寫在了非洲國與國的關系上。

20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浪潮再次把多災多難的非洲置于不利的境地。在嚴酷的現實面前,非洲國家逐漸認識到,只有加強經濟合作,發揮非洲的整體優勢,增強自身實力,方能跟上世界前進的腳步。

于是,非洲聯盟、“非洲發展新伙伴計劃”等區域一體化方略應運而生,非洲大陸逐步走上聯合自強的發展道路。

記者在采訪喀麥隆總理伊諾尼·埃弗拉伊姆、科特迪瓦總統洛朗·巴博、加納總統約翰·阿吉耶庫姆·庫福爾等領導人時,他們不約而同地反復強調要發展與世界其他地區、尤其是中國的全面合作,以達到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目的。

擁抱“中國經驗”

中國農業專家要3個月以后才來,可是,苦于致富無門的科特迪瓦昂德村的村民們早就等不及了,他們不僅給專家修建了連接互聯網的公寓,還提前挖好了27口魚塘,新修了兩排雞舍,甚至已經在其中的一排養了6300只雞。

“我們先用土辦法養著,等中國專家來了,再向他們學習新的養殖技術。”昂德村養殖場負責人阿斯·比拉德說,“至于已經挖好的魚塘,如果將來中國專家不滿意,可以按照他們的設計再改嘛。”

比拉德介紹,村民們現在都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再也不能坐等別人來“拯救”自己了,“自助者天助”。

在加納著名的特馬漁港附近,100多名當地漁民放棄了世代賴以為生的小木船,登上了中國遠洋漁輪,與遠道而來的中國同行一道在自家門前的幾內亞灣進行大規模捕撈作業。

自從與中國漁民合作以來,這些加納漁民的年捕撈量猛增了6倍,收入也顯著提高。合作組織者薩米·奎耶說,收入的多少還是次要的,更為重要的是,當地漁民從中國同行那里學到了先進的捕撈技術和商業理念。

奎耶還說,“中國人不僅授人以魚,還授人以漁,這樣的幫助會讓當地漁民受用不盡。”

科巴農場距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200多公里,是幾內亞總統孔戴的家鄉。1997年為了履行幫助幾內亞人民解決糧食自給問題的承諾,中國政府在這里建立了一所示范農場。

在科巴農場的養雞場里,畢業于幾內亞農校畜牧專業的女技術員撒拉告訴我們:“這里的中國設備都非常先進,以前都是聽說過沒見過。我在這里學習了配種、孵化和出雛等一整套技術,現在我已經可以獨立完成這些工作了。”

在科巴農場,像撒拉這樣的農業技術員還有幾十位,通過向中國農業專家學習,他們已經掌握了大量農業先進技術,成為幾內亞農業技術推廣的中堅力量。

把脈、觀舌,制定中醫治療的方案,這是醫生卡馬拉在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市一家醫院診室里的主要工作。卡馬拉屬于幾內亞和中國建交后第一批被派往中國的留學生,1973年前往中國留學。他在廣東中山醫學院先后用了8年時間,系統學習了醫學和中醫理論。學成回國后,卡馬拉一直堅持用中醫針灸為當地患者治療。

卡馬拉多年的辛勤耕耘,終于讓針灸在幾內亞生根發芽。2000年,幾內亞最大的科納克里大學醫學院把針灸康復課列入必修課,這在非洲地區還是首創。作為針灸康復系主任的卡馬拉,每年都要教授兩三百名學生。

抓住“中國機遇”

中國駐加納大使館簽證處門前,每天一大早都會聚集二三十人。據中國大使館介紹,在2003年前,每年去中國的加納人只有2000~3000人,而今年截至10月初,已有7000多名加納人獲得簽證,他們大部分都是去從事商務活動的。

急著去中國的不僅僅是加納人。從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到加納的航班上,兩名幾內亞人主動和記者用中文打招呼,一問才知道,他們要換乘好幾趟飛機,最終目的地是廣州,準備從那里進貨。而且,這已不是他們第一次去廣州了。

一提起中非合作,人們往往會想到中國商人和企業紛紛進駐非洲,把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銷往非洲各個角落。事實上,快速發展的中國也像一塊磁石,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非洲人前來體驗和參與。他們已經不滿足于在家門口等待,而是主動出擊,抓住中國發展給他們帶來的機遇。

經營瓷器生意、經常在浙江義烏和加納之間來回跑的王小姐說,現在已經有不少非洲人常駐義烏這個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以便及時了解市場行情,向國內發貨。

“很多人總是以為非洲人不夠聰明,其實這是偏見,不少加納人在生意方面很靈,許多經驗一學就會。”她說。

為了滿足客流需求,亞非一些航空公司近兩年紛紛開辟從非洲到中國的航線,大受歡迎,與那些要經轉歐洲的傳統航線相比,新航線對旅客攜帶行李的重量要求比較寬松,那些本錢不多、難以租用集裝箱運貨的非洲商人,索性親自上陣,把中國商品大包小包地帶回來。

“我就親眼看到有人在回加納時,不僅托運了幾十公斤的行李,還在胳膊上、腰上掛滿了產自中國的手表。”王小姐說。

加納總統庫福爾在接受半月談特派記者專訪時說:“我們非洲資源豐富,但直到現在,還是世界上發展水平最低的大陸。中國的經濟騰飛給非洲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不僅非洲領導人經常前往中國商談合作,連加納的普通商販也越來越頻繁地去中國進貨。可以說,現在中非合作已經發展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在短短30分鐘的專訪中,庫福爾總統用了5次“互利”和“雙贏”。

當然,能去中國的非洲人還是少數。而大量中國人來到非洲設廠開店,安家落戶,同樣給許多當地人帶來新的賺錢機會。喀麥隆人博丁·帕提古就抓住了“中國機遇”。

在喀麥隆最大的商港杜阿拉,大約2000多中國人在從事商品貿易,帕提古從1999年開始就給中國商人代辦海關手續,現在他公司80%的業務來自中國公司。

由于看好中國人在這里的發展前景,帕提古甚至打算在他投資的一所小學里開設中文課,“我相信這里的中國人會越來越多。孩子們學會中文,將來對他們會很有用”。

(來源:半月談/本文作者:陳瑤 程志良 王露露 袁曄 王迎 王宏達 馮雪)

 

一周新聞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