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中友好協會主席阿明
阿明先生有著顯赫的家庭背景,年輕時就在北京的外國銀行做過事,是一位資深金融界人士。他個頭矮小,儀表講究,溫文儒雅,和藹可親,基本聽得懂中國話,但說的時候很吃力。他領導的孟中友協有2000多會員,非常熱心于孟中友好交流。今年3月習近平副主席訪問孟加拉國與友好人士見面座談時,阿明便是主要的發言代表,在他擔任顧問的達卡股票交易所辦公室里,他還興奮地拿出當時的照片給我們觀看。
我與阿明先生算是老相識了。兩年多前,他曾率團訪問北京和云南,到云南日報社來參觀考察是我負責接待的。當時他與夫人同來,她是一位大學老師和作家,身體不太好,拄著拐杖路走得很慢,上下樓梯阿明總會細心地攙扶著她。在宴請他們時,聽說我們很想訪問孟加拉國,阿明和代表團的成員便熱情地給我們推介何時去怎樣走最好,他們中還有人送我一幅炭筆速寫,仔細一看,畫的乃是我在同他們交談時的表情,引來一片莞爾。
從加德滿都坐飛機到達卡的當晚,由于這座城市本來就十分擁堵,恰巧碰上大罷工,到落腳處時候已經不早。剛到酒店大廳,突然聽到“徐先生、徐先生……”的呼叫聲,有位老人喊著我的名字、還拿著我的名片,樂呵呵地來到我們面前,沒想到他是阿明主席,事先我也不知會這樣見到他,弄得我的同事們更是詫異。74歲的阿明依然精神飽滿,故交重逢好不親熱。在達卡期間,老先生親力親為安排我們的活動,連一些小細節都考慮得很周全。去幾家媒體考察,他一路陪同,拉我一起坐他的轎車。我請他問候夫人,他高興地馬上打電話轉達,說她已退休,還在繼續寫作,還要送我她寫的書。在《每日星報》,阿明又介紹了他在那里工作的女兒跟我們認識,座談時她還向我提問了中國媒體年輕人的情況。
雖然日程很緊,但阿明還熱情邀請我們去了一趟創辦于1911年的達卡俱樂部參觀,在那兒享用午餐,他在這個著名俱樂部擁有長達40多年的會齡。在邀集友協的商界名流為我們舉行歡送晚宴時,阿明專門讓我跟著他去挑取最有特色的美食。宴會上,他特意把主角讓給一位衣冠楚楚、蓄著漂亮花白胡子的銀行家。這位經歷豐富的銀行家上世紀70年代就在上海呆過,去中國的機會多,講起中國的過去和現在眉飛色舞,談起中國的菜肴頭頭是道,說他就是中國發展巨變的見證者。阿明是個非常重情的人,離開達卡回國那天早晨,他給我打來電話,說車太堵不能前來送行,不住地抱怨我們在這里的時間太少了,他和夫人祝我們一路順利,很希望能夠再次見到我,還囑咐我一定要把這次我們在一起的照片寄給他。
尼中友好協會主席潘特夫人
尼中友好協會主席潘特夫人是首次認識,她慈祥平和,話語不多,聲音特別輕柔,最顯眼的是她那身漂亮的紗麗裝束。
然而一接觸,發現潘特非同尋常,完全是個默默做事的社會活動家,與政府和各黨派都有很好的關系,尼帕爾總理等幾位政要與我們的會見活動都是她安排的,并且一路上總是悄無聲息地走在前頭為我們帶路。在采訪尼泊爾工商聯主席、副主席和企業家時,她臨時協調,把原定在離我們住處較遠的主席家的采訪地點,改在城內的一家掛著“北京烤鴨”招牌的中餐館樓上,為的是讓我們少跑路、節省下一個活動的時間。每次我們從酒店下樓來時,發現她早已靜靜地坐在大廳等候,還親自送來由他們主辦、刊載著介紹中國情況的報紙《每周鏡報》,一一遞到我們手上。
在與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政務參贊郗慧等官員和尼方友好人士聚會時,潘特夫人特意帶來了在北京讀大學的他哥哥的兒子,帥氣的小伙子說在北京感覺非常好,學到很多東西。據說在尼共(毛主義)回歸政治主流以及幾大黨的調和上,潘特的哥哥發揮了重要作用。潘特請來的友人中,有一位老者曾在尼泊爾駐俄羅斯大使館工作過,對中國頗有研究,經常為報紙撰稿。另一位報紙的首席編輯也帶來了他的女兒,這位在報社當編輯的姑娘一邊吃飯,一邊不停地向我們了解中國的媒體情況,她還自豪地告訴我們,她的哥哥也在中國人民大學讀書,學的還是新聞。
始終不能忘卻的是珍貴的友情。每當憶想起在孟加拉國和尼泊爾的難忘時光,眼前總是閃現出潘特夫人那平凡的身影、真誠和善的笑臉;耳邊時常縈回著阿明老先生那半生不熟、然而充滿深情厚意的“中國聲音”……
(來源:云南網 編輯: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