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在同中國有著緊密經貿往來的南亞國家,人民幣的認可度和使用率正逐年提高。
“他們都很喜歡用人民幣。誰讓現在人民幣那么‘壯’。”被問到南亞地區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時,昆明宇之通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朱世伯對國際商報記者說。
在首屆中國—南亞博覽會上,與朱世伯持有相同觀點的人不在少數。
人民幣民間“已普及”
紫星食品飲料(馬來西亞)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高明是中國各大展會的常客,記者曾在廣交會等多個會場和他有過接觸。
張高明告訴國際商報記者,個人交易,特別是展會交易,他很喜歡使用人民幣,因為人民幣幣值一直很堅挺。“升值太快對國家來說不是好事,不過我個人卻是很開心。有時候參加完展會,拿著收到的貨款,再一看匯率表,一天的收入就多出不少。”
除堅挺的幣值外,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的強勢是諸多南亞商家樂于使用人民幣結算的另一原因。
老撾金木棉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岳新斌是老撾金三角經濟特區主要出資方代表之一。他向國際商報記者介紹,金三角經濟特區是一個集娛樂、休閑、住宿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度假村,屬于老撾國家級開放項目。
岳新斌直言,度假村內所有交易幾乎都使用人民幣,主要原因是度假村的客人幾乎全是中國游客。他坦言,即使在度假村外,人民幣地位也極高。老撾國內流通的主要貨幣排序第一是泰銖,第二是人民幣,第三才是老撾本國貨幣基普。“為此,老撾政府甚至打出口號:‘老撾人,用基普’,但沒有絲毫作用。”
企業呼吁與更多國家開展貨幣直兌
雖然人民幣在南亞國家認可度不低,但國際化還僅限于民間認可。
人民幣國際化包括三個含義:人民幣現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成為國際各主要金融機構的投資工具;國際貿易中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要達到一定的比重。后兩點最為主要。
但在人民幣認可程度較高的東盟地區,人民幣國際化要想達到后兩點的狀態,似乎還不太容易。
樂于接收人民幣的張高明也不諱言地指出,展會直接收人民幣還好,但一旦涉及大量的商品進出口就不得不換成美元。
張高明說:“我一直盼著中國和馬來西亞趕緊達成貨幣協議,開展直兌業務,這樣我就不用換來換去了。”
來自文萊的MediaHub的運營經理黃智楠也指出,為了最大限度開展中國市場,他們特意在中國深圳建立了分公司,主要業務就是處理接收到的人民幣海外流通問題。“考慮到專人負責的成本問題,還是希望中國和文萊,哪怕是中國與東盟間人民幣業務能盡快落到實處,這樣他們做企業才能真正得到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