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宜居成就幸福大理
“良好的生態是大理的美麗之源,更是大理后發趕超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7月22日上午,在“美麗云南 宜居大理”專場新聞發布會上,云南大理州州長何華推介天藍水碧的美麗幸福新大理。
近年來,云南大理州堅持走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之路,牢固樹立抓環境就是抓投資、抓發展、抓民生的理念,加大洱海、海西保護力度,讓高原明珠更加光彩奪目、熠熠生輝,讓生活在大理的每一個人可以坐擁綠水青山。
何華介紹道,多年來,大理州以“減源、截污、修復、再利用”為重點,先后采取“雙取消”、“三退三還”和“三禁”(禁磷、禁白、禁牧)治湖措施,點源、面源、流域、生態治理同步推進,共取消洱海網箱養魚11184箱、機動漁船動力2574臺、實施退塘還湖4325畝、退耕還林7275畝、退房還濕地1709畝。
實施“清潔水源、清潔能源、清潔田園、清潔家園”工程和洱海保護“2333”行動計劃(以實現洱海Ⅱ類水質為目標,用3年時間,投入30億元,著力實施好“兩百個村‘兩污’治理、三萬畝濕地建設、億方清水入湖”3大類重點項目),恢復了環洱海湖濱帶58公里,建成生態濕地近萬畝,治理流域水土流失面積190平方公里;建立洱海保護目標考核機制,對領導干部實行一票否決。
“洱海保護取得了驕人成績!”何華說,洱海水質已連續10年得到持續改善并總體保持在Ⅲ類,2012年有7個月達到Ⅱ類標準,“可以常年下水游泳、捉魚摸蝦,成為全國湖泊治理的典范、城市近郊保護得最好的湖泊之一。”
何華表示,借助“七彩云南”保護的機遇,大理州全力推進“森林大理”和生態州創建,到2012年底,全州森林覆蓋率達到58.6%,活立木蓄積量達到9141萬立方米。建成州級以上自然保護區29個、面積達277萬畝,建成國家森林公園5個。
“七彩云南”大理保護行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重大進展,建成近9萬畝濕地,鶴慶草海、劍川劍湖、洱源洱海源頭、大理洱海湖區等四片濕地已成為云南高原濕地中的典型。全州城鎮綠化率為17.3%,大理市、云龍縣被評為省級園林城市。
何華強調,大理州在產業優化調整和布局過程中,淘汰了一大批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工業企業,科學編制工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布局規劃,在城鎮、農村附近禁止布局冶金、建材、化工等影響環境的企業,把工業統一布局和轉移到污染可以集中治理的工業園區。
同時,云南大理州依托境內豐富的水能、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截至目前,僅風電開發已投產裝機62萬千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從產業發展的源頭上來控污減排。此外,環保部發布的《2012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大理是全國空氣質量達到一級的11個城市之一。(記者 李映青 胡永啟)
實習編輯 黃金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