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擁堵費寫入云南省節能減排規劃引熱議
收“交通擁堵費”不是新招,寫入《云南省“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后,這項有可能即將施行的收費成為昆明人昨天討論最火爆的話題。網友@“咱們老百姓”今早翻開報紙后,立馬在晚報官方網站——春城1網上發了個帖子,嚴肅認真地問:“交錢能解決問題嗎?”,他的提問得到網友熱烈回應。
收費前應舉行聽證會
“擁堵費收取的依據何在?”在昨天的討論中,很多市民表示經濟蕭條的當下,如果再增加各式費用,生活壓力將會更大。
“征收費用前是否會舉行聽證會?是對收不收進行聽證?還是只是聽證收費標準?聽證代表的意見真的采納嗎?”參加多次聽證會旁聽的熱心市民王先生連連發問。
而市民lulu表示,對于以新名目征收費用的事項,必須舉行聽證會,是收還是不收。而不是明確要收后,辦個聽證會說說收多少。
新加坡留學生李詩文介紹,ERP是新加坡主要街道和高速路的電子收費系統,用來征收擁堵費。車輛經過收費道路時車內IC卡自動扣款。是否收費及收費的多少取決于車速,車速慢收得就多,不擁擠就不收費,以鼓勵司機繞道而行或公交出行。@“奧斯兩百凱”對此舉非常贊賞,“可以提高城市車輛通行的成本,但是收回來的錢是用在道路建設上,公開透明而且有據可查。”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市民對于收費用途的透明度非常關注,并多次提出第三方監管的建議。“我關心的是收了錢用到哪里了?用對沒有?經不經得起質疑和查詢?”
避免城市道路人為擁堵
市民劉先生直言,“減少不必要的折騰,縮小道路景觀占地,看著美不如用著好。讓昆明的城市道路能夠徹徹底底清爽幾年,這才是目前解決交通擁堵最現實的做法。”
每天堅持騎自行車上班的倫敦市長曾向奧巴馬車隊收取過擁堵費,網友“奧利奇”對此舉非常贊賞。但是“公車不一定都是在辦公事,而私車更不一定是在辦私事。不少網友發問:“公車收嗎?特權車收嗎?如果不收,那老百姓肯定不答應。但是這些車要收,又增加了行政成本,這些錢從哪里來?還不是納稅人的錢。”
他山之石:
廣州等市探索收取擁堵費
2009年7月下旬,《廣州市城市交通改善實施方案》歷時3年規劃,獲得全國專家評審通過,該方案一旦被廣州市政府批準后,廣州將成為全國第一個收取道路擁擠費的城市。此后,與廣州同有征收擁堵費意愿的城市還有上海、北京、杭州、南京、深圳等等,這些城市的政府都曾釋放出收取擁堵費的信息,試探公眾的反應。今年1月,昆明市召開社會治安和城市交通管理綜合整治工作座談會,透露出計劃探索、借鑒外地經驗,對中心城區停車實行等級差別收費和征收擁堵費等措施,以削減中心城區交通流量的信息。
收取“道路擁堵費”的做法最初來自于上世紀70年代的新加坡,它在近600公頃的“控制區域”征收“交通擁擠費”,英國倫敦從2003年2月也開始采取類似的措施。在外國,有的采取的是電子公路收費制度,主要針對進入中心城區的車輛,不同地點和時間段收費不一樣;有的是根據通行時間及載客量多少來決定是否收費。
滿足公交投入運力再收
雖然規劃里并沒有提到擁堵費的具體收費細則,但是什么時候會收?仍然成為老百姓關心的話題。
剛從倫敦回國的王先生介紹,倫敦也收擁堵費,但是倫敦擁有包含公汽、電車、地鐵、出租車、輕軌及泰晤士河水上交通的發達交通系統,其中軌道和公交承擔90%的任務,公交全年乘客高達9.5億人次。因此坐公交出行是比較舒服的,完全不會給人‘沙丁魚罐頭’式感受。
廣州市政府官員在對限牌政策公開回應時也表示:如果公共交通發展,市中心交通難題得以解決,諸如限牌、限行等限制性措施也就不用出臺了。因此,大力發展公交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最重要和直接的手段已經成為共識。征收擁堵費是否也應該在道路有效利用率達到100%,公交投入運力得到滿足后再被提起?
擔心交錢難以緩解擁堵
“買車圖的就是方便。”網友飛魚的想法代表了多數車主,“公共交通不發達,無法滿足市民的需求,就只能自己掏錢買車了呀。多數買私家車的家庭都只有一張車,買車不是為了顯擺,而的確是需要。”他認為,征收擁堵費除了加重市民的生活成本外,并不能減少上路車輛,當然也就無法緩解交通擁堵。
收取擁堵費的出發點是為了減少車輛出行數量,從而來提高車輛出行的順暢程度。但是,市民周先生認為,片面地收取擁堵費,只會增加工薪階層的出行成本。而對于公車和富裕階層有車族來說,影響并不大。“對于公車而言,收取擁堵費除了會間接增加財政支出外,并不能減少公車出行的數量和車次;對于富裕階層而言,區區小數額的擁堵費也很難達到遏制他們車輛出行的目的。”多數市民表示,擁堵費治標不治本。
有人分析,如果市中心幾條重要道路收取擁堵費后,這些道路上的車流減少30%,但市民的出行需求卻不會相應地減少30%,車輛順著周邊的路口向外擴散、蔓延。可能收取擁堵費的幾條主干道車流減小了些,周邊路口車流的增加引發的交通擁堵,也會很快蔓延到稍稍喘了口氣的主干道上,形成交通擁堵的瓶頸效應——一個路口好走了,大量車流匯聚到下一個路口,而這個路口的通行能力沒有得到改善,積壓的車流越積越多,堵車很快回流蔓延到已經通暢的路口,車輛再次聚集擁堵起來。(王云 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