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與傳承:古老傣陶技藝
在云南省景洪市曼閣箐村一座普通的傣家小院內,滿滿當當堆放著各式各樣的陶器。一位年過五旬、滿身泥土的老人坐在作坊的一角,全神貫注地制作著被傣族稱為“窩”的鳥型陶器。
老人手持自制的工具,反復修改已粗具雛形的陶器,在雕、捏、粘等一系列工序后,一個活靈活現似乎將要展翅高飛的鳥形陶器展現在了人們眼前。
這件由大象的鼻子、公雞的頭、鳳凰的身子組成的陶器是用來做佛寺屋頂上沿的裝飾品。賦予這件陶器生命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傣陶大師巖罕滇。
巖罕滇與傣陶技藝的淵源,可以回溯到一百多年前西雙版納古傣王宮旁的曼勒村。“那個時候整個村一共30多戶人家,農閑的時候家家都用陶泥做成碗、罐、缽等形狀進行燒制,以滿足王宮和附近村子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忙活得熱火朝天。”巖罕滇說。
20世紀50年代末期以來,中外考古學家多次對傣族制陶進行專門調查,認為傣族傳統制陶是中國原始陶藝的代表,是解開中國新石器時代燒陶之謎的鑰匙。2006年,傣族慢輪制陶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深入,除了少量用于建筑物屋脊的裝飾品和佛教禮器外,在其他場合已不大容易看得到傳統的傣族陶器。另外,陶器制作的經濟效益不理想,學習和從事制陶技藝的人越來越少。
巖罕滇告訴記者,現在只有他們家還在繼續制陶工藝。“我從10歲開始就跟隨著父母學習慢輪制陶技藝。長大之后也當過拖拉機手、外出打過工、做過生意,但最后還是決定再次回到父母的身邊繼續學習制陶工藝,希望能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
懷著這樣的理想,巖罕滇繼續著他制陶技藝的生涯。由于用原始堆燒法燒制出來的陶器很不理想,巖罕滇就下定決心提高自己的燒陶技藝,他每天都用大量的時間來研究和探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平地堆燒到坑燒窯再到現在封閉式的饅頭窯,巖罕滇的制陶技藝逐漸有了提高。1996年,巖罕滇被云南省文化廳授予“云南省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師”稱號。
30多年過去了,今年已經60歲的巖罕滇看上去精神飽滿、身體健碩,他所制作的陶藝產品不僅銷往周邊各地,還遠銷老撾、緬甸,還有很多被民間陶藝愛好者收藏。2009年,巖罕滇應邀為西雙版納州職業技術學院美術系的學生授課,展示整個傣陶制作工藝流程。
2010年,巖罕滇所在的傣陶作坊被西雙版納州文化體育和新聞出版局和民族宗教局評為傣族慢輪制陶技藝傳習所。經過幾年的培養,來這里學習的學員超過了兩百人,其中有村民、學生還有外國人,這些學員在這里學習后也都在為傳承這一制陶技藝努力著。
幾十年來,巖罕滇一直在傳承制陶技藝的路上努力奮斗。如今,在景洪市曼閣箐的博宮莎灣傣陶作坊里,傣族慢輪制陶技藝上有師傅授藝,下有徒弟傳承,制陶藝人的收入也比以前有了較大幅度增長。
看著傣陶作坊人氣日升,巖罕滇頗為欣慰,畢竟在自己的努力下,古老的傣族慢輪制陶技藝得到了傳承與保護。
來源:新華網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