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初,由第九師民政、統戰等部門組成的項目檢查驗收組到一六四團就2013-2014年度國家民委、財政投資的“興邊富民行動”項目點——十萬只蛋雞養殖場,對項目完成情況、資金撥付使用情況、工程招投標情況、項目后期運行情況、職工群眾受益情況等進行了全面的驗收檢查。
九師一六四團是1962年“伊塔事件”后組建的邊境團場,地處中哈邊境一線,農業生產受自然氣候條件制約,風險較大,職工增收渠道單一,為拓寬職工增收途徑。近年來,該團立足資源、區位優勢和職工群眾的愿望需求,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點面兼顧、先重后輕、分步實施、年度推進的要求,科學制定和利用興邊富民使用資金計劃,明確團場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等方面的發展戰略、工作重點和工作目標。建立健全興邊富民工程領導小組及辦事機構,明確實施項目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各部門分工協作的合作機制,做到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先后新建高標準設施農業基地,出臺優惠政策,鼓勵職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設施農業,讓團場職工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自2009年至2014年,在國家“興邊富民”政策的扶持下,該團節水灌溉、設施農業、畜牧業迅速發展。2011年,該團興邊富民建設項目為溫室蔬菜大棚38座,項目總投資244.8萬元,其中:興邊富民專項資金172.375萬元,團場配套資金為 72.425萬元,優惠政策、能人帶動、基地規模化,激發了該團職工種殖蔬菜大棚的熱情,截至2014年年底,該團已建設日光大棚1184座,使設施農業成為團場的一項朝陽產業。
興邊富民工程的實施,讓一六四團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連續五年,團場的國民生產總值以高于20%以上的速度增長。特別是2014年直接受益于700萬元興邊富民項目的蛋雞養殖場,年存欄蛋雞10萬只,年純利潤達200萬元左右。該蛋雞標準化示范場的創建,積極推動全團規模化養殖發展,示范帶頭全團、全九師、乃至全塔城地區的畜禽飼養方式向“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方向轉變。不但優化了團場的產業結構,還轉變了經濟增長方式,由于興邊富民行動給團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被當地干部群眾譽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通過 “興邊富民工程”項目的實施,一六四團經濟增長速度加快,邊境地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職工群眾的安全感不斷增強,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十二五”期間,一六四團獲得興邊富民工程項目資金17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