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伴隨互聯網金融的不斷升溫,“潛在優質客戶”“容易接受新事物”,使大學生消費信貸成為各路資本創新的“試驗田”。愛學貸、京東“校園白條”等以大學生為目標群體的消費信貸平臺異軍崛起。他們多表示可“先花后還”“分期付款”“一定期限內免息”,不僅滿足大學生部分“任性”的消費需求,同時簡單、快捷的申請過程也很對“90后”大學生們的“胃口” 。
在校大一新生小宋是同學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只下載了一個APP,動動手指填寫姓名、身份證號、學籍號、宿舍等材料后,就能‘任性’地買買買。”開學不久,小宋通過某消費金融平臺0首付、分12期購買了一臺5988元的蘋果MacBook Air,分期月供599元,其中包含499元本金和100元服務費。“能解決燃眉之急,但是服務費還是有點高。”像小宋這樣選擇網絡分期購物的同學越來越多。記者在該平臺看到,僅購買蘋果MacBook Air的已有4000多人。
然而“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大學生消費信貸從誕生之日起就備受爭議,爭論的焦點一是大學生本就不具備還款能力,最終還是要找家長“化緣”;二是大學生流動性較強,容易造成違約后催收困難。
小宋的母親楊女士就對女兒“透支”消費投反對票:“雖然她想打工還錢,但是萬一打工的收入不夠還貸,還得‘子債母償’;況且養成透支消費的習慣也不好。”“其實申請時,心里也犯嘀咕。”小宋回憶,該消費信貸平臺的工作人員僅對材料進行了簡單的審核,之后就發貨了,“如果我提供的是虛假信息,拿了東西后就消失不還錢,消費信貸平臺不就虧了嘛。”此外,究竟誰來評定她的信用,在這些消費信貸平臺上的不良記錄是否影響自己今后的個人信用,這些問題都令小宋頗為困惑。
針對小宋的疑問,記者致電一家電消費信貸平臺京東“校園白條”,其客服人員介紹:“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成功激活‘校園白條’,工作人員會對客戶在京東的消費信譽情況進行審核,在面簽時調用學生的成績、表現等相關個人信息作為個人信用的審批標準。”對于是否會對今后個人信用留下“案底”,該客服表示,“校園白條”的信用狀況僅限于京東使用,暫不納入央行征信體系。既然互聯網信用不計入征信體系中,對今后也沒有任何影響,如此低的違約成本,一旦出現違約情況該如何處理?該客服人員透露:“首先,嚴格審批客戶信息;其次,一旦出現逾期,會有工作人員跟進催款;最后,如果聯系不到客戶本人,由于客戶提供了身份證信息和擔保人信息,也能有其他方式催款。”
“銀行征信系統已相對完善,互聯網信用體系還在探索,但是未來兩者會打通。多數大學生對個人信用認知度較低,認為互聯網信用對未來沒有影響是短視的。大學生信貸消費還是要量力而行、貨比三家,仔細對比各個平臺的貸款金額、利息水平、違約賠償等再做選擇。”理財專家也提醒大學生,在消費信貸發生后,應按貸款合同要求按時還本付息,維護好自身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