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衛生基本狀況
居民健康狀況不斷改善。從反映國民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看,中國居民的健康水平已處于發展中國家前列。2010年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4.8歲,其中男性72.4歲,女性77.4歲。孕產婦死亡率從2002年的51.3/10萬下降到2011年的26.1/10萬。嬰兒死亡率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持續下降,嬰兒死亡率從2002年的29.2‰下降到2011年的12.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2002年的34.9‰下降到2011年的15.6‰,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建立起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體系。一是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包括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精神衛生、衛生應急、采供血、衛生監督和計劃生育等專業公共衛生服務網絡,以及以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為基礎、承擔公共衛生服務功能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二是醫療服務體系。在農村建立起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在城市建立起各級各類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分工協作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三是醫療保障體系。這個體系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其他多種形式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為補充。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鄉醫療救助,分別覆蓋城鎮就業人口、城鎮非就業人口、農村人口和城鄉困難人群。四是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包括藥品的生產、流通、價格管理、采購、配送、使用。近期重點是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衛生籌資結構不斷優化。衛生籌資來源包括政府一般稅收、社會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和居民自費等多種渠道。2011年,中國衛生總費用達24345.91億元人民幣,同期人均衛生總費用為1806.95元人民幣,衛生總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按可比價格計算,1978—2011年,中國衛生總費用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1.32%。個人現金衛生支出由2002年的57.7%下降到2011年的34.8%,衛生籌資系統的風險保護水平和再分配作用不斷提高。2011年,醫院、門診機構費用為18089.4億元人民幣,公共衛生機構費用為2040.67億元人民幣,分別占衛生總費用的71.74%和8.09%。醫院費用中,城市醫院、縣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費用分別占64.13%、21.28%、5.17%、9.3%。
衛生資源持續發展。截至2011年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達95.4萬個(所),與2003年比較,醫療衛生機構增加14.8萬個(所)。執業(助理)醫師246.6萬人,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由2002年的1.5人增加到1.8人。注冊護士224.4萬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由2002年的1人增加到1.7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516萬張,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由2002年的2.5張提高到3.8張。
醫療衛生服務利用狀況顯著改善。2011年,全國醫療機構診療人次由2002年的21.5億人次增加到62.7億人次,住院人數由2002年的5991萬人增加到1.5億人。中國居民到醫療衛生機構年均就診4.6次,每百居民住院11.3人,醫院病床使用率為88.5%,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10.3天。居民看病就醫更加方便,可及性顯著提高。15分鐘內可到達醫療機構住戶比例,由2003年的80.7%提高到2011年的83.3%,其中農村地區為80.8%。醫療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不斷完善。建立無償獻血制度,血液安全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