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消費了“特供”遠離了民心
廉政專家:治理“特供”必須取消特權,同時公開和控制“三公消費”
“老干部特供酒”、“國賓館專供茶”……近年來,一些煙、酒、飲料、食品等商品貼上“特供”、“專供”標簽,打著國家機關、政府機構、大型企業(yè)的名義肆意銷售。10月24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市場上銷售的所謂“專供”、“特供”商品基本上都是假冒。國家工商總局日前表示,他們已與多個中央部門聯合制訂了工作方案,目前正在對利用互聯網銷售濫用“特供”、“專供”等標識的商品進行集中清理整頓。
“特供”背后是巨額利益和權力崇拜
早在2004年,國家工商總局就發(fā)布過《關于嚴禁在商業(yè)廣告中使用國家機關名義的緊急通知》;2008年10月、2010年8月,又發(fā)出了類似禁令;去年12月31日,再次發(fā)出《關于持續(xù)做好含有“特供”、“專供”等內容廣告日常監(jiān)管工作的通知》。
在去年9月至10月國家工商總局會同商務部、工信部、質檢總局對實體市場上濫用“特供”、“專供”等標識問題進行的清理整頓專項行動中,共督促相關企業(yè)撤除違規(guī)標識115萬件,監(jiān)測廣告194萬條(次),立案查處案件533件。
雖然有關部門三令五申、開展集中整治,但并沒有改變“專供”、“特供”現象仍然大量存在的事實。“特供”、“專供”的假冒產品之所以屢禁不止,在湖北行政學院教授黃金橋看來,與其背后的巨額經濟利益有關。
“‘特供酒’的利潤很大,有些銷售商年利潤可以達到一二百萬元,干5年就開上了奔馳車。”一位“特供酒”銷售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的話,印證了黃金橋的分析。
“但國人對‘特供’商品的迷戀心態(tài)及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權力崇拜,恐怕才是‘特供’、‘專供’商品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黃金橋對記者說。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博士認為,人們對“特供”產品趨之若鶩,其實不是在追逐“特供”產品本身,而是在追逐“特供”產品背后所代表的權勢地位。
受訪專家分析,人們往往以享受“特供”商品為榮耀,認為這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感覺自己享受到了“特權”。商家正是抓住人們這種對權勢的心理需求,才開展各類促銷活動并牟取大量利益。
“另外,‘特供’商品泛濫與政府公務消費和公共采購事務不透明有關。”莊德水說。
違規(guī)消費“特供”商品屬于炫耀性腐敗
1989年發(fā)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近期做幾件群眾關心的事的決定》明確指出:“取消對領導同志少量食品的‘特供’。”
“特供”現象,是物質匱乏的產物。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取消“特供”是理所當然的。然而,時至今日,各式各樣的“特供”在社會上仍然很流行。這是為什么呢?
“違規(guī)消費‘特供’商品屬于炫耀性腐敗,是政府部門官員有意‘展示’所擁有的高于社會層面的特殊權力和地位。”莊德水認為,政府部門官員消費“特供”商品,其實質是利用權力優(yōu)勢來獲取特殊待遇和優(yōu)質資源,是對政府權力公共性的背叛。
在受訪專家看來,“特供”有悖于政府的公共服務性,因為普通老百姓根本無法享受到“特供”所帶來的好處。“特供”現象的存在,不僅會損害政府的公信力,而且會遠離民心。
取消特權,公開“三公消費”
治理“特供”現象,受訪專家認為,必須從生產方與需求方同時入手。一方面,嚴厲打擊商家假借“特供”名義進行廣告宣傳和產品銷售的行為,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另一方面,要切實規(guī)范政府部門的采購行為,公開政府采購目錄,讓所謂的“特供”商品回歸公共產品本位。這樣,才能消除人們對“特供”的盲信心理,所謂的“特供”商品才會逐漸失去其市場地位。
“根本之路在于,取消特權,讓政府部門不能再壟斷優(yōu)質公共產品和資源。”黃金橋指出。
“對所謂‘特供’商品的采購,相關部門應進行查處,檢查其中是否存在商業(yè)賄賂行為。”莊德水建議,同時要全面公開和嚴格控制“三公消費”的財政預算,防止超標準、超預算的消費行為出現。(李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