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24日舉行聯組會議,就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圖為會場全景。中新網記者金碩 攝
中新網現場直播 中新網記者 金碩攝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24日舉行聯組會議,就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衛生部副部長張茅在回應看病貴問題時表示,看病貴的問題,主要是醫療費用上漲過快,同時個人支付的比例,雖然總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絕對數還在增加。
專題詢問中,程津培委員稱,“現在各個地方還有一種傾向,就是公立醫院在繼續盲目擴張,購進昂貴的設備,這樣就使得資源在一定程度上重復浪費,特別是又引導了病患向大城市、大醫院集中,使得‘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多少年來都要解決,但是現在還沒有達到解決問題滿意的程度?!?/p>
程津培舉例指出,“前不久,我的一位曾經擔任過省部級領導干部的朋友的小孫子得病,其實就是持續高燒,他對附近的醫院不太放心,就送到兒童醫院,但是排不上號。于是人家指著旁邊的樓,那里面清靜一點。小孩子掛號,因為要保險一點,看兩個科室,一個專家門診要1200塊錢。這一天過來,還沒有住院,就已經花了一萬多塊錢。這是我們的領導干部,普通老百姓就可想而知了?!?/p>
對此,衛生部副部長張茅回應指出,看病貴的問題,主要是醫療費用上漲過快,同時個人支付的比例,雖然總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絕對數還在增加,所以群眾對看病貴的問題反映比較強烈。
張茅分析稱,看病貴形成的原因也比較多:一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群眾看病就醫的需求進一步增多,新技術、新藥品更多的使用。此外,中國進入老齡化,六十歲以上的人口有1.6億,慢性病增加。當然也有保障水平不高的原因。另外,也存在著有一些醫生過度依賴和相信新的技術、新的藥物,過度醫療、過度檢查、開大藥方的現象。
張茅指出,要緩解看病貴的問題,首先要加快深化醫改,扭轉我們現在一些公立醫院存在的趨利的傾向,真正使公立醫院堅持公益性的方向,減少過度醫療、大檢查、大處方。二是外部加強制約機制,推進支付方式改革。三是不斷完善醫保制度,提高保障水平,使群眾個人支付比例進一步降低。我們設想要在“十二五”期間降低到30%甚至以下。當然這是一個總的數字,具體到每個人也不太一樣,總體上要減少群眾的個人負擔。
張茅表示,“看病難、看病貴”確實是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當中反映的突出問題,是我們這次醫改也是公立醫院改革要解決或者要努力解決的主要問題。所謂看病難,突出的反映是到城市的大醫院,找比較好的醫生看病非常難。我們也有這樣的感受,比如剛才說到的北京兒童醫院,其門診量超過了8000,北京協和醫院門診量今年最高達到12000,現在北京的三甲醫院都是7、8千的門診量,早上掛號到醫院看病的人非常多,包括北京市的患者,還有全國各地的患者,所以這確實是群眾反映的一大問題。